2月4日,是恩师任继学教授逝世15周年的日子。静坐书屋,掩卷覃思,从创建中医急诊学学科体系,到创新中医药学术理论;从“深究医理,循序渐进”的治学思想,到从“因势利导,启发教学”的教学经验,回顾恩师的一生,为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可谓皓首穷经。先生之风,何其山高水长。现辑恩师学术思想五则,以示缅怀。...
一九六零年毕业回校后,任继学把学到的理论与临床实践充分有机结合,学业日见增进,且可融于一炉、互参互见、相互启迪。虽然“文革”中中医学术屡被扭曲,一根针、一棵草流行、充斥,但任继学在这种逆境中,也从未间断对中医学理论的探究,且救治了许多疑难杂证。如一位已被国内权威医疗单位判处“死刑”的尿毒症病人,任继...
中药推荐~任继学国医大师治疗胃病的经验方 任继学国医大师治疗胃病的经验方 任继学,吉林省扶余人,长春中医学院终身教授,历任长春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脑病、心病、热病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内科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脑病研究室顾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
任继学,著名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是中医急诊学的开拓者,全国中医界首枚“白求恩奖章”获得者,首届“国医大师”之一。在任继学小时候,父亲和伯父因医生误治而身亡,他愤而学医,拜名医宋景峰为师,开始学习中医。他在随师父出诊中慢慢体会到中医的魅力,随即刻苦钻研,融会贯通了师傅的临证经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
任继学教授在中风的治疗中,常选用二者配伍应用,一是两药配伍能够破血逐瘀,疏通脑髓之脉络;二是肢体麻木疼痛为中风常见症,而该症的出现多是由于络脉因瘀血阻滞而致,它们具有逐瘀止痛之效;三是即使是出血性中风,二者配伍具有祛瘀血而不...
任继学以为,颈椎病(西医称为颈肩综合征)轻重不同,脉证多异,病象更杂,故称为“病”欠妥,应称之“颈椎证”为宜,认为该病多由强力负重或房劳过度伤肾所致。因肾主骨生髓,肾伤精虚导致髓亏而不能充于骨,致骨质失养而发生病变。又因风寒之邪侵入机体,流滞于经脉,痰毒内...
任继学,男,汉族,1926年1月出生,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1945年4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吉林省名老中医。 他敢为天下先,用中医药治疗中风,见血不止血,主张破血化瘀、醒神开窍,开中风治疗之新风。 他是中医急诊学的开拓者之一,创建了中医急证医学体系,主编了第...
任继学在担任原中医学院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时,曾亲自带领当时的科室骨干、他的弟子范国樑、黄永生、南征等先后6次奔赴长白山区采药,年年访问药农。长白山区层峦叠嶂,时有野兽出没,他们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研制出返魂草系列中药,仅此一项就为吉林省中药企业创造产值5.6亿元。
任继学(1926—2010),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中医急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首届国医大师。任继学一生矢志岐黄,胸怀家国,悬壶济世,誉满杏林,是中医界的一面旗帜。任继学逝世已十年之久。十载光阴,弹指一挥,白驹过隙,恍如昨日。十年间,我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恩师。每当我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厅正中的任...
有着100多万数据的专业中医数据库:寻岐黄www.xunqihuang.com, 视频播放量 26、弹幕量 0、点赞数 1、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3、转发人数 0, 视频作者 寻岐黄, 作者简介 ,相关视频:任继学-虚损性肾衰3,揭秘内关穴与太冲穴:中医穴位的精准定位与神奇功效,“附子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