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应岐(1892年—1934年) 生于1892年11月5日(清光绪十八年九月十六)。河南鲁山人,字瑞周。绿林出身。 1912年投入绿林。 1913年8月接受镇嵩军改编,历任正目、少尉排长、上尉连长。 1918年2月所部投归陕西陆军第2混成旅(旅长曾继贤)骑兵营(营长樊钟秀),仍任上尉连长。8月骑宜开谓刻乎洋乐水买兵营扩编为陕西...
“我的爷爷和三爷当年是任应岐的勤务兵。小时候,听父亲和乡亲们说起任应岐,他们都是满口赞叹。真正打动我、使我对任应岐感到肃然起敬的,是任秀霞为其父任应岐迁葬的故事。”任应岐就义后,棺椁被友人运回鲁山县,临时葬在县城东关的一块菜地。1952年,任应岐年仅19...
3月31日,位于鲁山县仓头乡刘河村的任应岐烈士陵园庄严肃穆,马昶红和妻子陈红霞以及任应岐外孙女王淑灏、王淑灏的表姐孙愫等人为英雄献花,站立墓前默默凭吊。 多方搜集英雄的事迹 马昶红家住鲁山县城,每年清明节他只要在家,都会到任应岐墓前祭拜,有时自己来,有时与妻子或是任应岐亲属一同前往...
任应岐是建国豫军的二把手,他和樊钟秀一样,都是孙中山的支持者。任应岐最初在毅军中当兵,后来又加入过镇嵩军,当樊钟秀组织建国豫军的时候,任应岐就投靠了樊钟秀,成为建国豫军的将领。当陈炯明在广东背叛孙中山后,樊钟秀和任应岐义无反顾的率兵南下广东,帮孙中山讨伐陈炯明,后来又率兵回到河南。北伐战争爆发...
🤝在彷徨之际,任应岐结识了吉鸿昌将军,二人因共同抗日反蒋的理想而结为密友。通过吉鸿昌的关系,任应岐与中共地下工作者取得联系,思想发生巨大转变。🏫他反对“剿共”,支持抗日,重视教育发展。他为河南同乡会创办震中中学,积极参与抗日反蒋活动。🔥1934年,任应岐与吉鸿昌等人在天津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
2022年9月29日上午,平顶山退役军人事务局举行任应岐烈士光荣证颁授仪式筹备情况新闻发布会。任应岐烈士光荣证颁授仪式将在9月30日上午9时在鲁山县第一烈士陵园举行。 任应岐烈士生于1892年,1934年牺牲,平顶山市鲁山县仓头乡刘河村人。任应岐青年时代投笔从戎,追随孙中山,曾参加平定陈炯明叛乱和北伐战争。1934年5...
任应岐(1892-1934年),字瑞周,中国近代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1892年生于鲁山县仓头乡刘河村一个农民家庭。少年笃志好学,6岁入私塾,14岁到鲁山琴台高等小学堂读书,18岁就读于淮阳师范学校。 1917年7月,孙中山号召反对段祺瑞等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掀起了护法运动。1918年3月,胡景翼响应孙中山的护法号召,首先在陕西树...
任应岐,1892年11月5日出生于河南鲁山,字瑞周。早年绿林出身,1912年投身绿林,后于1913年8月加入镇嵩军,并在军中历任正目、少尉排长、上尉连长等职。1918年2月,任应岐所属部队投归陕西陆军第2混成旅(旅长曾继贤)骑兵营(营长樊钟秀),继续担任上尉连长。8月,骑兵营扩编为陕西靖国军第2路(...
河南讯(作者:李耀峰)任应岐将军是鲁山县仓头乡刘河村人,去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他是著名爱国将领。1934年11月24日,他和吉鸿昌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派枪杀于北京。由于历史原因,他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一直以来尘封在历史的长河里,鲜为人知。 近几年来,党和政府出于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对他深入了解,广泛宣传。加上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