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居仰山,故世称仰山慧寂,或仰山禅师。韶州须昌(广东曲江)人,俗姓叶。年少时,有意出家而父母不许,后自断二指以誓求法之心,遂依南华寺通禅师剃染。未受具即游历诸方。初谒耽源,得悟玄旨;继参沩山灵祐,师事十五年,承嗣其法。后领众住王莽山,以化机不契,迁居仰山,宣扬沩山之法,学徒云集...
慧寂听完,恍然大悟。他明白了,之前自己虽然参禅用功,但还是太执着于形式,没有真正领悟到禅的精髓。灵祐禅师见慧寂有所领悟,欣慰地说:“好,你能明白这一点就很不错了。这只是开始。真正的修行之路还很长,你要继续努力。”慧寂恭敬地说:“多谢师父指点。弟子一定会精进修行,不辜负师父的期望。”灵祐禅...
慧寂一路攀登,终于来到了山顶。他站在高处环顾四周,只见群山环绕,云雾缭绕,确实是一处胜地。慧寂在山顶上盘膝而坐,开始入定参禅。就在这时,忽然眼前景象一变,慧寂仿佛置身于一处广阔的法会现场。他看到无数天龙八部恭敬围绕,释迦牟尼佛正在说法。慧寂不由得欣喜若狂,他终于亲眼目睹佛陀说法的殊胜景象了!...
话说唐宣宗大中年间,仰山慧寂住持袁州仰山。一日,有位远道而来的僧人拜访仰山。这位僧人是专程来向仰山请教佛法的。他在禅堂外恭敬地行礼,请求仰山开示。仰山见这位僧人诚心求法,便让他进入方丈室。僧人进入后,先是向仰山叙述了自己的修行经历:"弟子游历诸方,拜访过很多大德高僧,也算略有所得。听闻尊者道法高...
唐末五代僧,俗姓叶,韶州怀化(今广东)人,与其师沩山灵祐同为沩仰宗之祖。因居仰山,故世称仰山慧寂,有“仰山小释迦”之称。 年少时,有意出家而父母不许,后自断二指以誓求法之心。初时礼拜耽源禅师,了悟玄旨;继参灵祐禅师,奉侍十五年,承嗣其法。后领众住王莽山,以化机不契,迁居仰山,宣扬沩山之法...
年轻的修行者若有所思地看着那棵树,仰山慧寂接着说:“禅的境界就像这棵树一样,法法不隔。不要把修行分成读经、打坐、布施这样的片段,而是要让它们自然地融为一体。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是修行;在与人交往时的一言一行,也都是修行。”仰山慧寂的这番开示,引发了年轻修行者深深的思考。就在这时...
从此以后,仰山慧寂更加精进修行,最终成为唐代著名的禅宗大师,开创了沩仰宗,在中国禅宗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一切,都从他年少时在铜镜前的一个微笑开始。这个公案告诉我们,修行不分年龄大小,关键在于是否能够真正理解和体会佛法的深义。就像镜中的影像一样,世间万象虽然清晰可见,却找不到它的实体。
袁州(今江西宜春)仰山慧寂禅师,是韶州怀化(今广东韶关)人,俗姓叶。十五岁那年,他想出家而父母不允许。过了两年,慧寂切断手上二指,跪在父母面前立誓,要求得佛法真谛,以报答养育之恩,终于得到了父母的同意。于是,慧寂在南华寺依通禅师落发,没有受戒即外出游方。初先拜谒耽源禅师,悟得玄旨,后来参...
沩仰宗是五家中最早建立的一个宗派,开创者为沩山灵祐及其弟子仰山慧寂,因而得名。 一、沩山灵祐与仰山慧寂 灵祐禅师 嗣法于百丈怀海的灵祐(771—853),俗姓赵,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县)人。年十五出家,三年后受具足戒,究大小乘教。入天台,先后遇寒山与...
仰山慧寂禅师悟道因缘袁州仰山慧寂通智禅师,俗姓叶,韶州怀化人。九岁时,慧寂禅师背着父母投广州和安寺,从不语通禅师出家。十四岁的时候,父母派人把他抓回家,强迫给他娶亲。慧寂禅师坚决不从,并砍断自己的两个手指头,跪在父母面前,发誓欲求正法,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