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手指月的典故 手指月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典故,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叫做西施的美人。据传说,当时的国王有一个非常贪婪的官员,他一直希望能够捕捉到月亮。无奈他并不知道如何才能实现这个愿望,于是请来了西施为他出谋划策。 西施经过观察发现,月亮每天都会在不同的位置出现,如果要捕捉到月亮,必须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
以手指月的典故 手指月是一个很有趣的传说,它告诉我们按照自己直觉去做事或许会让我们遭受失败,但是如果我们耐心地等待机会,我们就会获得更好的结果。这个故事的背后有许多的含义和启示。 手指月的典故源自中国古代,讲述了一个贪心的男人看到月亮上有一块金子,他十分想得到它。于是他跳上一根竹子,试图抓住金子。可是...
《楞严经》卷二“以手指月”典故,要你看的不是手指本身,而是指向的“月亮”。同样,当我们遭遇挫折时,如果不是只看着伤口难过,而是把视线转向那个让我们跌倒的地方,看清楚它,叮嘱自己下次绝不在同样的地方受伤。那么,挫折就对我们产生正面的意义,也会获得越来越多解決问题的能力。#好运##我的生活禅##壁纸# ...
《佛陀指月》,佛经中“手指指月,指非月”指当佛陀手指月亮,众人以为那根手指即是月亮,比喻未曾开悟的人们曲解佛法,常常用字面意思去理解,不能了悟“如来真实意”。本珠珠体硕大,色泽古朴,乾坤大眼,眼中一坐佛,头顶一轮明月,仿佛“佛陀指月”的佛教典故形象再现,天然形成的画面,实属罕见的象形蒙天珠。
使用个典故也叫装,那不装该是什么样呢? 我已经给你说了,这是佛教禅宗的典故,就是让你去查查,这不是啥值得装的东西。 《楞严经》,这是禅宗最本门的经典吧。 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
盲人摸象,以手指月都是佛学典故。 2023-042 回复@听友229131165 表情0/300发表评论 其他用户评论 半赢 我来说一个,有一群人说:人民当家做主 2018-03回复7 复旦郁喆隽 回复 @半赢: 2018-03回复赞 一尾小虫 回复 @半赢: 2018-03回复赞 杨希yanglook5678 回复 @半赢: 2018-03回复赞 1377088rwlx 马克思用发...
📖《楞严经》卷二“以手指月”典故,要你看的不是手指本身,而是指向的“月亮”。同样,当我们遭遇挫折时,如果不是只看着伤口难过,而是把视线转向那个让我们跌倒的地方,看清楚它,叮嘱自己下次绝不在同样的地方受...
“以手指月”典故,要你看的不是手指本身,而是指向的“月亮”。同样,当我们遭遇挫折时,如果不是只看着伤口难过,而是把视线转向那个让我们跌倒的地方,看清楚它,叮嘱自己下次绝不在同样的地方受伤。那么,挫折就对我们产生正面的意义,也会获得越来越多解決问题的能力。#壁纸# #许个愿吧##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