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西周统治者的法律治国观念和法律指导思想。所谓“以德配天”,这里的“天”仍是夏商以来一直尊奉的“上天”,但周初统治者认为,“上天”只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一旦统治者“失德”,也就会失去上天的庇护。德者,即敬民,道德教化,统治者首先要用“德教”的办法来治理国家。 扩展资料:...
[解析] “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是西周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故A项错误。“明德慎罚”表明统治者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立法、司法都必须宽缓、审慎,执行刑罚更要慎重,故B项错误。商代是神权法的顶峰时期,西周统治者总结并吸取了夏商灭亡的教训,提出了“以德配天”君权神授说,这一思想动摇了神权的地位,而且从对立面...
1.二者共同之处:“明德慎罚”与“以德配天”都是周公提出的思想。都是西周统治者在总结商朝灭亡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思想。其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都有缓和阶级矛盾的作用。二者都突出了“德”的重要性。 2.二者不同之处:“明德慎罚”思想一是要求统治者“敬德”,二是要求统治者慎重刑罚。“以德配天...
“以德配天”的天,指天命,天道.引伸为自然规律.在西周统治者看来,上天选择人间君主的标准,是“为政以德”.“明德慎罚”,是统治者的治国理念与法律指导思想 .明德,指倡导本阶级伦理道德并用“忠”、“孝”等道德观念教化灌输百姓,使社会成员的头脑中形成预防犯罪的精神堤坝,有效地遏制犯罪....
解析:本题考点为《考试分析》第一章第二节中西周“明德慎罚”的立法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是理解西周法律制度的基础理论,所以必须全面掌握。这一思想虽然有很大的进步性,但是有两个点是不可能改变的:一是对天命的态度不可能完全改变;二是不可能动摇宗法等级观念和制度。这是其时代的局限性,在认识任何思想或观点的时候...
西周时期产生了“以德配天”和“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天”是天下各族共有的神,“天命”属于有“德”能使人民归顺的人;重视教化作用,立法、司法时慎重用刑。这表明,西周时(
请比较“明德慎罚”与“以德配天”。 正确答案 二者共同之处: “明德慎罚”与“以德配天”都是周公提出的思想。都是西周统治者在总结商朝灭亡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思想。其目的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都有缓和阶级矛盾的作用。二者都突出了“德”的重要性。
西周时期产生了“以德配天”和“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天”是天下各族共有的神,“天命”属于有“德”而能使人民归顺的人;重视教化作用,立法、司法时慎重用刑。这表明,西周时( ) A. 确立了重德仁政的立法传统 B. 神权法色彩日渐浓厚 C. 儒家思想开始影响立法司法 D. 继承了前代立法经验 ...
1.“以德配天,明德慎罚”主张的意义 “以德配天,明德慎罚”主张的意义包括:①代表了西周初期统治者的基本政治观和基本的治国方针;②解决了为什么商汤可以伐桀、武王可以伐纣的理论问题;③为西周社会的发展确定了基本的方向;④说明当时的统治者在政治上已趋成熟。
“以德配天”的天,指天命,天道.引伸为自然规律.在西周统治者看来,上天选择人间君主的标准,是“为政以德”.“明德慎罚”,是统治者的治国理念与法律指导思想 .明德,指倡导本阶级伦理道德并用“忠”、“孝”等道德观念教化灌输百姓,使社会成员的头脑中形成预防犯罪的精神堤坝,有效地遏制犯罪. APP内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