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唐太宗非常重视选官用人,从他所用的人来看:房玄龄富于谋略,杜如晦善断大事,魏征敢于直言,大将李靖能征善战。唐太宗的“用人”之道给我们的启迪是( ) A. 唯才是举 B. 用人求全 C. 知人善任 D. 用人不疑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C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任用富于谋略...
【题目】 以史为鉴,唐太宗非常重视选官用人,从他所用的人来看:房玄龄富于谋略、 杜如晦善断大事、 魏征敢于直言、 大将李靖能征善战。 唐太宗的“用人”给我们的启迪是()A.唯才是举B.用人求全C.知人善任D.用人不疑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解析】 【答案】 C 【解析】 根据“房玄龄富于谋略...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帝王,他在位23年,开创了“贞观之治”,并为随后“开元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坚实根基。在李世民的治国智慧中有一条十分突出,那就是他对历史的重视和对历史经验的借鉴。重史修史 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公元6 2 1 年) , 时为秦王的李世民平定王世充、窦建德有功,李渊为奖赏...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后来者为了更好的安身立命,建设家园,多会评价古人的智慧和做法,以史为鉴。 毛主席作为新中国的领袖,也很擅长借鉴古人的经验教训,对历史上的英雄豪杰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评价。 对于唐太宗的军事能力,毛主席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 而毛主席之所以给出如此高的评价,与唐...
唐太宗以史为鉴原文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旧唐书·魏徵传》 用铜当镜子可以检查衣冠是否整齐;用人当镜子,可以检查自己的优缺得失;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 这段话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与大臣魏征的故事。魏征是唐太宗时期的著名贤臣,能直率地向唐...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帝王,他在位23年,开创了“贞观之治”,并为随后“开元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坚实根基。在李世民的治国智慧中有一条十分突出,那就是他对历史的重视和对历史经验的借鉴。 重史修史 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公元6 2 1 年) , 时为秦王的李世民平定王世充、窦建德有功,李渊为奖赏战功,加...
在1368年前的今天,0649年7月10日 (农历五月廿六),唐太宗李世民病逝。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距今已1418多年)-649年7月10日),中国唐朝皇帝(626—649年在位),世民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帝王,他在位23年,开创了“贞观之治”,并为随后“开元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坚实根基。在李世民的治国智慧中有一条十分突出,那就是他对历史的重视和对历史经验的借鉴。 重史修史 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公元6 2 1 年) , 时为秦王的李世民平定王...
毛主席读后,在后面写下评语“李世民的工作方法有四。”这四种工作方法总结一下就是,“自我反省,从谏如流,与臣辩论,以史为鉴。” 而唐太宗在贞观前中期,一直坚定的运用这种工作方法。 众所周知,唐太宗在评价魏征时有一句名言,“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
在这里,时光虽然没有百分百的证据来证明读历史的好处,但我可以用历史来反驳你。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唐代初期最敢说的大臣魏征染病去世。唐太宗听闻之后悲伤不已:“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了,朕失去了一面镜子。”且抛开唐太宗是如何怀念平日里辱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