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书》曰:“以刑去刑,国治;以刑致刑,国乱。故曰:行刑重轻,刑去事成,国强;重重而轻轻,刑至事生,国削。刑生力,力生强,强生威,威生惠,惠生于力。举力以成勇战,战以成知谋。”据此可知,商鞅主张 () A. 建立中央集权制 B. 严刑峻法 C. 法治为强国之本 D. 赏罚分明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 … …以刑去刑,国治。 以刑致刑,国乱。 故曰:行刑重轻,刑去事成,国强,重重而轻轻,刑至事生,国削。《商君书》材料二 商鞅是历史上提出和实践“法无等级”的第一人。 商鞅提出 “法无等级,法不阿贵”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 他为了让民众都懂法、信法,出奇招...
以刑去刑,国治;以刑致刑,国乱。——《商君书·去强》 意思翻译 用刑罚消灭刑罚,这样国家就会安定,用刑罚招致刑罚,这样国家就混乱。意谓严格执法、公正处罚方可刑一儆百,促成国家的安定;违背法度、随意处罚只能激起民愤,导致国家的混乱。 《商君书》
1. 以刑去刑, 商君书有3处写到这4个字 1.1 【以刑去刑,国治,以刑致刑,国乱,故曰:行刑重轻,刑去事成,国强;重重而轻轻,刑至事生,国削。刑生力,力生强,强生威,威生惠,惠生于力。举力以成勇战,战以成知谋。--- 商君书*去强】 1.2 【重刑少赏,上爱民,民死赏。多赏轻刑,上不爱民,民不死赏。
商君的以刑去刑思想:他认为:“以刑去刑,国治。以刑致刑,国乱。故曰:行刑重轻,刑去事成,国强;重重而轻轻,刑至事生,国削。” 用刑罚来削除刑罚,国家就能治理得好,用刑罚却带来更多的刑罚,国家就会动乱。他主张执行刑罚要对轻罪用重刑,这样,即使轻罪人们也不敢轻易违犯,就能达到消除刑罚的目的;假如对重罪用...
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以刑去刑,国治;以刑致刑,国乱。故曰:行刑重轻,刑去事成,国强;重重而轻轻,刑至事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凡人主之所以劝民者, 官爵也;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以刑去刑,国治; 以刑致刑,国乱。故曰:行刑重轻,刑去事成,国强;重重而轻轻,刑
以刑去刑,国治;以刑致刑,国乱。《商君书》 此条目已永久存储在区块链上 存证哈希: ae5fc8abffbb14b0c1fe95bd5051d1cca06964cddf443bc25704c3098f23e0f4 数字摘要: c0e124ff1322a80ca35e5d60bd2295b86dc9e3905195b39a4be6a7f74cf8cd5b 作者标识: 04ecb1fa28...
历史知识> 以刑去刑 先秦法家用语。谓严刑重罚,使民不敢犯法以至不用刑罚。《商君书·去强》:“以刑去刑,国治;以刑致刑,国乱。”认为轻罪者施以重刑,则轻罪不犯,重罚无有,刑罚不用,国家得治;反之,对重罪者施以轻刑,则罪犯相随而生,刑罚不断,国家必乱,故“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商君书·画策...
相关语录以刑致刑 所以天马对汉朝而言,是有特殊政治意义的。 七月新番 《汉阙》 虽然表面的理由是“恐为乱”,实际上真正的目的,依然是斩首。所以那些赵卒的生死,已不由白起一人决断,甚至不在秦王一念之间,而是被秦国的军功爵制度,被数十万秦卒对升爵立功的渴望,硬生生推到屠刀下的…… 七月新番 《秦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