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兰州大学文学院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路审美文化中外互通问题研究”课题组邀请,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代迅教授将光临我校作学术讲座并与师生互动交流。主讲人: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代迅教授题目:从人体艺术到风景艺术:西方汉学视野里的中西比较美学...
赵叶晴,厦门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摘要:20世纪50—70年代黑格尔《美学》在中国翻译出版,黑格尔美学的中国阐释模式随之建立,与中国当代美学理论的孕育和诞生大致同步,并在研究方法、研究范围、理论体系等方面给后者以深刻影响。国内学界既有的阐释模式主要...
这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审美实践发展的呼唤,也是美学理论自身发展逻辑的内在要求。 〔此文是代迅主持的厦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国当代少数民族美学理论西化问题研究”(项目号:2072021015)的阶段性成果〕
代迅,厦门大学中文系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艺学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中西美学和文艺理论比较研究。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文学遗产》及《南国学术》(澳门)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美学...
【作者】代迅,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福建厦门 361005)。 德国古典美学对于中国当代美学的深刻影响为国内学界所公认。上世纪80年代以来,现当代西方美学理论占据了国内学界注意力的中心,西方古典美学日渐受到冷落,清理德国古典美学与中国当代美学的关系的论著迄今尚...
1985-1988,四川广播电视大学自贡分校,教师 1991-2000,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 2000-2015,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2015-今,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 2009-2010,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兼客座研究员 2013-2014,爱达荷大学,访问学者 ...
代迅教育部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系主任、教授 《海上丝绸之路:中国艺术西渐与18世纪欧洲美学中国化》 15:20-15:40 代迅 可能工作过的组织/机构/部门/团队: 教育部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
作者:代迅,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福建厦门361005)。 本文原载《学术月刊》2022年第6期。 目录 道德化的审美 以山水代宗教 排除于美学范围之外 不可驯服的野性自然 通向荒野美学之路 环境美学作为20世纪后半叶世界美学的最重要的进展之一,是环境保护运动的产物,是文学艺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多个学科环境主义话语的重...
199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文学博士 工作经历: 1985-1988,四川广播电视大学自贡分校,教师 1991-2000,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 2000-2015,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2015-今,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 2009-2010,康奈尔大学,访问***兼客座研究员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