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付磊团队深耕的液态金属反应体系中,就有一些奇妙的发现。刚到武汉大学工作时,付磊致力于实现对二维原子晶体的原子级精准调控。传统的固态金属催化剂表面存在着晶界、畴区等多种缺陷,会导致二维原子晶体的不均匀成核、生长。一开始,付磊带领团队试图尽最大可能减少这些缺陷,结果每一次探索都不尽如人意。“选用一...
2024年7月28日, 武汉大学付磊团队团队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Pt nanoshells with a high NIR-II photothermal conversion efficiency mediates multimodal neuromodulation against ventricular arrhythmias”的研究论文。本研...
在此,武汉大学付磊教授、曾梦琪教授、郭宇铮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林君浩教授(共同通讯作者)通过使用液态金属反应介质实现了在温和条件下与一系列金属元素合成HEA-NPs,其利用纳米级分散的液态金属作为储层,与各种金属盐混合为前驱体。然后,金属盐发生热分解和氢还原,金属元素在液态金属中混合,从而使得在923 K处形成HEA-NPs。
工作简介 武汉大学付磊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物质科学领域的原子制造,系统地发展了液态金属反应体系,实现了多类材料的原子制造(武汉大学付磊课题组网站:leifu.whu.edu.cn)。近日,他们利用液态金属相对较负的“混合焓”的特点,结合低温流动性特征,将液态金属原子作为与其他原子之间的“粘结剂”,在温和条件下对多种...
近日,Nature(《自然》)以长文(Article)形式发表了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高等研究院付磊团队关于液态金属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目为“Liquid metal for high-entropy alloy nanoparticles synthesis”(液态金属用于高熵合金纳米颗粒的合成)。 武汉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武汉大学付磊团队的博士研究生曹光辉、梁晶晶、杨...
武汉大学付磊教授与葡萄牙国际伊比利亚纳米技术实验室王中长教授的团队合作,于近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研究论文,点击查看:http://t.cn/A62wAmA4 这项工作发展了一种以再固化的液态银为基底的缓冲控...
因“太不可思议”审稿两年,武大成果终登Nature 报网 北京日报官网官方账号“被打成碎片都能自动愈合、迅速恢复,战斗力爆表”,在很多科幻大片中,液态金属机器人是“战神一样的存在”。现实科研工作中,液态金属也被越来越多地派上大用场。 - BigCity滬漢 ▄︻┻┳═
6月14日,《自然》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原子制造实验室教授付磊团队关于液态金属的最新成果。该研究用到一种特殊的液态金属,实现了温和条件下多种高熵合金体系的原子制造,刷新了传统认知。 付磊(左一)与部分团队成员复盘实验过程 李思辉摄 ...
6月14日,《自然》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原子制造实验室教授付磊团队关于液态金属的最新成果。该研究用到一种特殊的液态金属,实现了温和条件下多种高熵合金体系的原子制造,刷新了传统认知。 付磊(左一)与部分团队成员复盘实验过程 李思辉摄 ...
两篇来自武汉大学的Nature(《自然》)长文同时上线,这是武汉大学建校130年来首次,也是湖北省首次武大科研人用硬核科研实力,献礼百卅校庆,奋进新时代新征程。 一、付磊教授团队 Nature(《自然》)以长文(Article)形式发表了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高等研究院付磊教授团队关于液态金属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