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饮水量:术后24小时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尽量多饮水,总饮水量至少达到2000ml。 2、分次饮水:建议每次饮水400-500ml,每小时饮水一次,特别是术后3小时内应加强饮水,以达到更好的水化效果。 3、尿量监测:尽量使术后4小时内尿量达到800ml以上,以确保造影剂及时排出。 二、静...
医护人员会根据病人的血压、心功能、肾功能、造影剂用量及口服耐受等情况来决定术后水化方案。 1.对于肾功能、心功能正常及轻度异常患者术后24h饮水至少2000mL; 2.冠脉介入术后3h内应强化饮水,每小时400~500ml,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术后3h内饮水800~1000ml ; 3....
本文探讨介入术后患者水化方式及速度对患者病情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 1对象20 0 8 —0 1一O l~20 0 9 - 0 1- 0 1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冠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6 5例, 年龄最小33岁,最大7 6 岁, 平均6 3岁; 男158 例( 59 . 6 %), 女10 7 例( 4 0 . 4 %); 合并高血压24 ...
通常在介入治疗前2h~4h,静脉输注生理盐水(50ml/h),适当补液1500~2000ml,根据患者心功能酌情饮水,并告知饮水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肾脏的灌流,促进造影剂排出,防止造影剂蓄积体内引起肾功能损害,形成造影剂肾病。补液持续至术后24h。补液的速度不宜过快,根据心功能和尿量情况来调节滴速,以免引起及加重心力衰竭。术后24h...
对于拟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水化前严格评估患者的心肾功能、血糖、血压等情况,对于有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应慎重,个体化指导。同时在水化后密切监测各项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以便在预防CAN时,又能防止水化并发症的发生。 5小结 CAN的发生不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预后,而且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
介入手术使用对比剂前后,如何判断患者已水化合格()A.尿量50-100ml/hB.尿量75-125ml/hC.术后12小时尿量1000mlD.术后24小时1000ml
目的探讨介入术后患者水化方式及速度对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将介入患者随即分为2组,均进行水化治疗,A组采用静滴生理盐水的方式,B组采用口服补液的方式,并在水化速度上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不同水化方式引起对比剂肾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足量有效的水化治疗是预防对比剂肾病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水化治疗不仅要量足...
探讨水化治疗在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造影剂肾病中的观察与护理李晔 . 【摘要】 目的: 探讨水化疗法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中预防造影剂肾病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102例冠状动脉介入患者,介入术前术后进行水化治疗,观察介入前后肌酐、尿素氮的变化。结果: 102例患者经水化治疗,介入术前后的肌酐、尿素氮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冠心病介入术后水化治疗的护理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水化治疗和常规治疗对介入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抽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来我院进行冠心病治疗的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使用水化治疗方法,参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结果:水疗效果平均住院时间51.2±0.1h,参照组平均住院时间54±0.3h。
水化治疗对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或)介入术(以下简称CAG±PCI术)的术前预防性水化治疗对老年患者术后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6月所收治的150例接受CAG±PCI术的高龄患者(年龄≥75岁)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水化组及对照组,其中水化组7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