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学涉及血管内介入治疗、经导管栓塞术(如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经导管灌注药物治疗等方法,用于治疗血管性疾病、肿瘤等。介入放射学涉及血
一、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概念 介入放射学是以影像诊断为基础,在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或采集组织学、细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进行诊断的学科。 二、介入放射学的发展简史 1953年瑞典Sven-Ivar Seldinger医师首创了用套管针、导丝和导管经皮股动脉插管作血管造影的方法,为...
介入放射学(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 IR )是一门以影像诊断学为基础,在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等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学科。它结合了影像诊断学和临床治疗学原理,在 X 线、超声、 CT 、 MRI 等影像医学的引导下,通过经皮穿刺途径或通过人体原有孔道,将特制的导管或器械插...
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一词于1967年由美国著名放射学家Margulis首次提出。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性学科。它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以影像诊断学和临床诊断学为基础,结合临床治疗学原理,利用导管、导丝等器材对各种疾病进行诊断及治疗的一系列技术。即:在影像医学(X线、超声、CT...
介入放射学又称介入治疗学,是今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合了影像诊断学和临床诊疗于一体的新兴学科,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T、超声和核磁共振等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通过人体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创口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
介入放射学是在DSA、超声、CT及MRI等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经皮穿刺或体表自然孔道的途径,引入导管、导丝、球囊导管、支架、引流管等相关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微创诊断和治疗的新兴学科。 (1953年Seldinger用套管针经皮股动脉插管行动脉造影;1976年Wallace正式提出“interventional radiology”概念) ...
介入放射学是一种结合了诊断影像技术和微创治疗方法的医学分支。通过使用X射线、CT扫描、超声和MRI等成像技术,医生能够精确地引导小型工具和设备(如导管、针等)通过身体的小切口到达治疗部位。这种方法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多种疾病,包括心脏病、肿瘤、血管疾病等。 介入放射学起源于20世纪中叶,当时的放射科医生开始使用...
介入放射学是在医学影像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学科,由Wallace在1976年所倡导,其核心是将影像诊断和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非手术方式为病人解除疾苦。介入放射学分为血管介入法和非血管介入法两大类。 (1)血管介入法:①经导管栓塞术,用以控制大出血、动静脉瘘、动脉瘤、血管畸形的治疗以及内科性脾、肾切除等;②...
1.介入放射学(IVR):是以影像诊断为基础,在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导丝及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或采集组织学,细菌学及生理学,生化资料进行诊断的微创伤医学。 1953年,Seldinger经皮股动脉插管作血管造影;1976年wallance在《cancer》提出IVR;1979年欧洲放射学会第一次介入放射学学术会议上作了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