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在文徵明的邀请下,仇英参与绘制了《湘夫人》,由此正式步入画坛。那一年,文徵明48岁,仇英大约 20岁,名为师徒,情同父子。只是缺乏系统学习的仇英,根基终究太弱。文徵明让他调色,他反复了两次都未能取得预期效果,最后还是文徵明自己动手才得以完成。此事过后,仇英日夜钻研,终于成为有明一代为数不...
仇英,字实父,号十洲,太仓人,后迁居苏州。生年不详,卒于约1552年。仇英漆工出身,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同是吴门画派的领袖人物,但历来他的名声远不能与前面三位可比。这并非因为他年纪最小,为后起之秀,更非因他的画艺比人低了一着。论画艺,仇英可与前三人平分秋色。论天才,仇英无所不能,无...
但即便如此,他在今天的地位可能还是不及吴门四家的其他三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他的书法是硬伤,所以我们还是多以画家称呼仇英,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文人”。 有个例子可供参照,在著名收藏家项元汴收购的藏品中,书法藏品之冠是王羲之的《瞻迎帖卷》,值二千金;绘画藏品中...
仇英(约1497-1552)字实父,号十洲,原籍江苏太仓,后移居苏州。中国明代绘画大师,明四家之一。仇英尤其擅画人物,尤长仕女,既工设色,又善水墨、白描,能运用多种笔法表现不同对象,或圆转流美,或劲丽艳爽。偶作花鸟,亦明丽有致。仇英是明代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与
也许是因为仇英和周臣一样都是文采欠佳的职业画家,所以仇英比唐寅更得周臣绘画真传。 (明)仇英《蕉阴结夏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段时期,仇英因与文徵明交往密切,遂与文徵明的朋友、子侄和门徒都成了知交。文彭、文嘉、王宠、彭年、陆治等人主动牵手仇英,或合作绘画,或书画题跋,或引朋叙谈。 嘉靖五年...
仇英《捉柳花图》 提到明朝的画坛大家,一般人都会想到唐寅、文征明,他们书画一绝,极具传奇色彩,相比他们而言,同为明朝四家之一的仇英,就仿佛默默无闻,但仇英的一生,可以算是一路“逆袭”,非常励志。 仇英《春游晚归图》局部 仇英《柳塘渔艇...
仇英小时候性格倔强,当时坊间流行一种叫“二踢脚”的游戏,就是单脚站立,另一只脚横放在支撑脚的膝盖上,然后孩子们互相撞击为乐,如果谁的个头小,就会被撞得人仰马翻。这本应是大块头孩子爱玩的游戏,但瘦小的仇英总是能坚持到最后。其实他也没什么诀窍,不过是大块头向他撞来时,要么快速躲闪,要么咬紧牙...
仇英,这位生于太仓的明末绘画大师,以其卓越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成为了吴门四家之一。他的生涯充满了不懈的努力和执着的追求,从一个寒微的漆工到誉满画坛的大师,他的艺术之路见证了无数艰辛与辉煌。仇英,字实父,一作实甫,号十洲。他出身贫寒,却怀揣着对艺术的无限热爱。初为漆工,兼彩绘栋宇,他的...
昨天(6月22日),在广东崇正2024春季拍卖会上,明代项元汴旧藏、仇英《临瑞应图》以2196.5万元成交。明代大藏家里,项元汴当数其一,他可算是古代“买买买”的典型代表,在他的收藏里,单是明代画家仇英的作品就有48件,也足以说明他对仇英作品的钟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今天之所以能看到仇英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