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腐:指的是通过严厉的惩治措施和法治手段,形成强大的威慑力,使潜在的腐败者因害怕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而不敢进行腐败行为。这侧重于惩治和威慑,强调的是纪律和法治的约束作用。通过公开透明的司法程序和严厉的惩处措施,让腐败行为无处遁形,使腐败者付出沉重的代价,从而营造出一个让腐败者“不敢腐”的社会环境。
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必须不断健全制度体系,把篱笆扎紧,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通过完善和落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等制度,强化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综合施策、标本兼治,使领导干部不能贪腐。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相互融合、环环相扣,体现了内因和外因、自律和他律辩证关系。不敢腐是前提,指的是纪律、法治、威慑,解决的是腐败成本问题,只有严厉惩治,一旦腐败就会付出惨重代价,才能让意欲腐败者不敢越雷池半步,为“不能”“不想”创造条件;不能腐是关键,指的是制度、监督、约束,解决的是腐败机会...
党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惩治震慑、制度约束、提高觉悟一体发力。这不仅是全面从严治党、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方略,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自我革命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亮明我们党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一贯立场和鲜明态度,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就是要把握好相互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在推进“不敢腐”的时候,注重挖掘和发挥“不能腐”和“不想腐”的功能作用;在推进“不能腐”的时候,注重吸收“不敢腐”和“不想腐”的有效做法;在推进“不想腐”的时候,注...
不敢腐,是指对腐败分子要形成高压态势,使他们在严厉惩治面前不敢越雷池半步;不能腐,是指通过制度建设和改革创新,消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使腐败分子无机可乘;不想腐,是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党性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使他们在内心深处不想腐败。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
1、不敢指的是通过严厉的惩治和打击,使腐败行为受到震慑,让企图腐败的人不敢以身试法。2、不能腐指的是通过制度建设和监督机制,使腐败行为失去存在的环境和条件。3、不想腐指的是通过教育引导,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和廉洁意识,使人们从内心深处不愿意腐败。
腐败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具有“想腐败”的思想动机;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存在“能腐败”的客观条件;惩治腐败的方法、措施和途径不完善,诱发“敢腐败”的侥幸心理。建立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其实质就是通过思想道德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和严厉打击等多种手段,消除...
达到不想腐败的状态。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递进和相互支撑的。不敢腐是通过外在的威慑和严格的制度来实现的,如加强法律制裁和监管力度;不能腐是通过制度和监管的完善来确保的,如加强审计和公开透明度;不想腐则是通过内在的教育和文化来培养的,如提升职业道德和价值观。只有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形成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