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鱼纹彩陶盆出土于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瓮罐群,是其中一座小孩瓮罐的顶盖,现收藏于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的人面鱼纹彩陶盆是半坡彩陶文化的优秀代表。 人面鱼纹陶盆是由细泥红陶制作,呈砖红色,造型为盆钵形,大口、深腹、圆底,口沿为宽边卷唇。口沿上涂黑彩...
1⃣ 人面鱼纹彩陶盆是一件新石器时代前期的陶器,于1955年在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出土,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它曾作为儿童瓮棺的棺盖使用,是一种特制的葬具。2⃣ 这件陶盆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呈盆状,敞口卷唇。口沿处绘有间断的黑彩带,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一组是两条用线条描画的鱼...
人面鱼纹绘于盆的内壁,人面呈圆形,人面上绘三角形的鼻子,圆大的双眼,嘴上衔一条鱼,头上顶着锥状物,似帽子,又似发髻。人物五官虽只用简单的墨线钩勒,但总的形态颇为生动逼真,具有浓厚的意趣与艺术魅力。详解 西安半坡遗址和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出土的彩陶代表着仰韶文化的两种不同类型。人面鱼纹是半坡型彩陶...
新石器时代前期仰韶文化彩陶工艺的代表作之一,多作为儿童瓮棺的棺盖来使用,是一种特制的葬具。泥质红陶烧成,盆内壁画人面纹和鱼纹各两个,相间排列,题材新颖,形象生动,反映了半坡类型彩陶常以鱼纹装饰陶器的特点。 人面鱼纹彩陶盆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中延续时间最长,...
《人面鱼纹彩陶盆》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杰出代表,出土于陕西西安的半坡村。这件彩陶盆曾作为儿童瓮棺的棺盖,是一种特制的丧葬用具。如今,它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院,成为了国家级的珍贵文物。📏 尺寸与外观: 彩陶盆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其器型为盆状,敞口卷唇,口沿处绘有黑色的断带。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
Day3 人面鱼纹彩陶盆 定义📜 人面鱼纹彩陶盆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代表陶器,出土于陕西西安的半坡遗址。 内容🎨 造型:这个陶盆是盘状的,敞口卷唇,口沿处绘有间断的黑彩带,内壁则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 特点:画面带有明显的装饰性,题材新颖,形象生动。
此件人面鱼纹彩陶盆,为儿童瓮棺的棺盖,出土于半坡遗址的居住区。半坡遗址发现的瓮棺葬,主要用于儿童,大多埋葬于居住区,埋在公共墓地的很少。瓮棺一般以陶盆或者陶钵作盖,这些作为棺盖的陶器有些上面带小孔。这些小孔,有人认为是方便于死者灵魂的出入。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半坡遗址发掘中,出土了7件带人面鱼纹...
🔍|人面鱼纹彩陶盆 1955年,考古学家在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发现了一个神秘的新石器时代彩陶盆,它就是人面鱼纹彩陶盆。这个彩陶盆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由细泥红陶制成,是一种特制的葬具,专门用于儿童瓮棺的棺盖。它现在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国家一级文物,也是《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于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为新石器时代前期陶器,多作为儿童瓮棺的棺盖来使用,是一种特制的葬具。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高16.5厘米,口径39.8厘米,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口沿处绘间断黑彩带,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人面鱼纹。新石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