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迎脉在咽喉上一寸五分的位置。寸口脉有寸、关、尺三部脉,在两手桡骨茎突处定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三指按切的位置即寸口。 人迎穴位置图 寸口位置图 作用 人迎脉是足阳明胃经与足少阳胆经的交汇点,具有软坚散结,止咳平喘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颈部淋巴结肿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寸口为...
1.如果人迎脉大于寸口脉一倍,那么就是足少阳经发病,大一倍而且躁动,就是手少阳经发病了。 2.如果人迎脉大于寸口脉二倍,就是足太阳经发病,大二倍而且躁动,就是手太阳经发病。 3.如果人迎脉大于寸口脉三倍,就是足阳明经发病;如果大三倍而且躁动,就是手阳明经发病。 4.如果人迎脉大于寸口脉四倍,脉形大而...
-, 视频播放量 3069、弹幕量 0、点赞数 68、投硬币枚数 12、收藏人数 58、转发人数 12, 视频作者 Destroy针灸术士, 作者简介 cos在抖椰子鸡,相关视频:舍脉从症还是舍症从脉?,【伤寒】平脉大法,三部分候,不卑不亢在中医中的含义,【试药】张仲景老师,我再也不会质疑你
1寸口人迎常脉 【原文】黄帝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 【提要】寸口人迎的正常脉象。 【讲解】“人迎”主外“寸口”主中,两者虽有不同,但“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是说正常人的人迎、寸口脉象基本是一致的...
人迎脉是足阳明胃经与足少阳胆经的交接点。对机体具有止咳平喘、软坚散结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颈部淋巴结肿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支气管哮喘等。寸口脉位于桡骨茎突内侧桡动脉的位置。寸口诊断最早在《内经》之中,是手太阴肺经的动脉,也是气血交汇之处。五脏六腑和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都开始燥肺,止燥肺。因此,...
图4-2诊人迎脉 图4-3 诊寸口脉 图4-4诊趺阳脉 (三)寸口诊法 图4-5诊太溪脉 寸口诊法是指切按桡骨茎突内侧一段桡动脉的搏动,根据其脉动形象,以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状态的一种诊察方法。1. 寸口分部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图4-6)。通常以腕后高骨 (桡骨茎突)为标记,其内侧的部位为关,关...
盛则为热,阳气内盛为热,故人迎脉虚也。 虚则为寒,阳气内虚,阴乘为寒,故人迎脉虚也。 紧则为痛痹,其气动紧似急也。此肌肉之间有寒温气,故为痛痹也。 平按:注“寒温”,“温”字,依下注“寒湿气居”,恐系“湿”字传写之讹。 代则乍甚乍间。
人迎脉口诊法祝玄冲 我先简单介绍下祝华英道长 祝华英道长,道号达智子,湖北公安人,一九三八年生,武当山道教协会道医,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当道医”继承人。 祝道长少年时即发愤学医并修持全真内丹功法,在练功中达到胎息境界而发现并体证了人体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玄妙的运行规律。祝道长发现,人体十二经脉的运行是阴阳双向...
颈总动脉的宽度远大于桡动脉,所以只要公正诊脉,人迎脉永远大于寸口脉。两个粗细相似的脉管可以相互比较,但相差如此悬殊的颈动脉和桡动脉如何比较呢?因此,用人迎穴与太渊穴的动脉对比的方法并不能诊断六经病。所以,虽然《内经》里有这种方法,但古人可能早就发现了它的不准确性,因此并没有广泛采用。
(寸口人迎之脉,载在经文,后世乃有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之说,无稽妄谈,不足辨也。) [译文]气口,是手太阴肺经的动脉,在鱼际穴的下面。人迎在颈部,在结喉旁,(胸锁乳突肌的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是足阳明胃经的动脉。太阴的气运行在三阴经中,所以寸口可以诊断五藏,阳明的气运行三阳经中,所以人迎可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