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今天(3月13日)举行闭幕会,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我们要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发展惠及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们要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既用好全球市场和资源发展自己,又推动世界共同发展。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始终站在历史正确一边,践行真正...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俄罗斯期间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应对全球挑战、共创人类美好未来提供中国方案。十年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影响力、感召力愈发凸显,为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凝聚广泛国际共识。十年间,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有哪些重要论述?一起来看——
2020年1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我们要为人民福祉着想,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用实际行动为建设美好世界作出应有贡献。”2023年3月13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主席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从中国与世界共同利益、全人类前途命运出发,强调在...
10年来,从提出“五位一体”总体路径到擘画“五个世界”总体布局;从在国家之间和地区层面构建命运共同体,到在全球领域打造网络空间、核安全、海洋、卫生健康等命运共同体;从“一带一路”倡议到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涵不断丰富发展,思想体系日臻完善。10年来,人类...
2017年,在日内瓦万国宫,习近平主席深入阐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各国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从2021年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到2022年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再到今年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习近平...
新征程 再出发|习近平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
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同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实践平台。经过九年多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由愿景变为现实,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坐着火车去中国(去老挝)》,这首双语歌曲唱出共建“一带一...
从命运与共的角度看,世界是宽广博大的,处处都有合作机遇。我们要倾听人民心声,顺应时代潮流,推动各国加强协调和合作,把本国人民利益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统一起来,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前行。——2021年7月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 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 “...
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饶爱民 摄 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成长,各国相互联系、...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 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在报告中表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