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里面记述的是从战国到五代结束的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在这段时间中,有三十五次提到了人相食: 先是汉朝初年,天下还没有完全平定,战乱频仍的年代,关中地区: 太祖高皇帝上之上二年(丙申,公元前二零五年)汉兵引水灌废丘,废丘降,章邯自杀。尽定雍地,以为中地、北地、陇西郡。关中大饥,米斛万钱,人相食。令民...
人相食 song mp3 椿乐队 Singing, seed music provides free online trial playback, if you like it, please share it with your friends!
在如《资治通鉴》、《明史》、《蜀碧》等史学典籍中,“岁大饥,人相食”多有记载,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一年闹了饥荒,人与人之间互相当作食物。”在饥馑岁月,田野里颗粒无收,家家户户没有米,树皮、草根、牲畜、渔产被吃光了,饥肠辘辘的人们只能将发绿的眼睛望向同类。有一个词语叫“易子而食”,就是...
“是岁,淮、扬饥,人相食。”“山西大饥,人相食。”“宣、大二镇大饥,人相食。”“河南大饥,人相食。”龙马君手头正好有电子版的《明史》和《清史稿》,查找了下,《明史》中出现“人相食”34次,《清史稿》出现19次。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饥荒都会发展到“人相食”,以“饥”为关键字搜索的结果更为惊人,...
每次遇到饥荒老百姓就会卖儿卖女,易子而食这些就不多说了。中国历史人相食事情频繁发生主要源于中国人口增长快但是可耕地面积少,也是到了清朝“闯关东”东北黑土地才逐渐用于农事生产。所以我很同意国家节约粮食的号召,要知道历史上挨饿的时候多,吃饱的时候少!一方面要节约粮食和提高粮食生产。另一方面要控制人口。
怎么没有,古代闹灾荒饿急眼了啥不敢吃。最多的就换孩子吃。你吃我的,我吃你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11-21 09:07 收起回复 sunny108705 世界明星 15 反正古代的老虎,狼不会吃同类。现在的有没有转变不知道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11-21 09:32 收起回复 小龍真棒 世界冠军 16 哈哈 来自...
2.下列关于“人相食”中的“食”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粮食B.食物C.喂养D.吃2.下列关于”人相食”中的”食”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粮食 B.食物 C.喂养 D
在中国古代,饥荒是导致吃人现象最直接的原因。当自然灾害频发,粮食短缺,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做出极端的选择。这种现象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尤其是在战乱和天灾交织的时期。例如,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期间,由于连年战乱和旱灾,民间出现了“人相食”的惨状。这种现象并非孤立,它在历史的不同时期都有发生,每一次都...
迁Φ潍县,值岁荒,人相食。板桥开仓赈济,或阻之,板桥日:”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道”,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注释】①迁:指调动官职。②谴:责问,责备。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我任之()(2)去任之日()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岁大饥,人相食”这句话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段落如下: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