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以人为本,是根植于人民大众、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
1、经典人的现代化理论 经典人的现代化理论,作为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在20世纪60~80年代形成的。有些时候,它被称为经典现代化理论的行为心理学派。美国学者的三本专著的问世,包括《成就社会》(McClelland 1961)、《走向现代:六个发展中国家的个人变化》(Inkeles, Smith 1974)和《探索个人的现代性》...
也就是说,从理论上概括而言,毛泽东关于“四个现代化”的整体理论,不仅包含了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的四个现代化的内容,同时也还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四个现代化的内容,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辩证统一的任务内涵。 在通常情况下,一说到毛泽东的“四个现代化”理论,人们往往都将其理解为毛泽东关于工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关人的现代化理论,将人从抽象的、孤立的、绝对的概念中超拔出来,将人置于社会生产中,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中考察人的现代化,在“社会的人与人的社会”的理念下,解构了西方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单向度发展,...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过程中的个人变化,体现为从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涵盖人格、心理、行为和价值观念等方面。人的现代化理论探讨这一现象,分为经典人和现代化理论及广义人现代化理论。1. 经典人的现代化理论 形成于20世纪60至80年代,关注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的转变,是行为心理学的分支。美国学者的...
一、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人口现代化的重要性 2000年前后,在计划生育的政策背景下,我国学界就人口现代化理论展开了热烈而广泛的讨论。然而,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迈入新征程,人口发展及其相应人口政策出现了新变化,重新思考和界定人口现代化理论便表现出鲜明的现实意义。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和根本目标出发,人口现代...
源自:现代文化研究网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过程中的个人变化,是现代化现象的一种表现形式。人的现代化理论是关于人的现代化现象的一种理论,是现代化理论的一个分领域理论。它大致包括两个理论集合:经典人的现代化理论和广义人的现代化理论。它与文化现代化理论和社会现代化理论等有交叉,与行为心理学有交叉。 1、经...
基于“人口规模巨大”的特征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意味着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人置于现代化发展的核心位置。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从《周礼·天官冢宰·小宰》中的“以富邦国,以养万民,以生百物”,到《礼记·礼运》中的...
第一,应完善人口现代化指标体系,制定人口现代化发展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再次引发了一股人口现代化的研究热潮。然而,人口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尚未建构完成,人口现代化的战略安排仍然缺乏充分的理论与数据支持。因此,当下最首要的工作便是对人口现代化进行理论研究和战略布局。第二,提高资源利用...
中国式现代化是个科学的概括。它表明现代化绝不止步于西方现代化,表明各国现代化必须走自己的路。但是,“现代化即西方化”的历史和理论根据似可以归结到只有一种工业化。“工业社会”理论的创立者之一雷蒙·阿隆于1953年就提出,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而普遍地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人们终将发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