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鹰中学时就开始向上海《申报》副刊投稿,又曾为上海地下党领导的联合晚报编过几个月副刊《夕拾》,对报纸副刊不算陌生,但要编人民日报副刊,仍不免战战兢兢。他先去请教了夏衍这位办报纸编副刊的行家里手。袁鹰正式踏入新闻界是1945年底在上海读大三时,经好友介绍进入新创刊的《世界晨报》。这张报纸是夏衍在...
人民日报的副刊《大地副刊》作为一个品牌长期保留,设有多个精品栏目,如“金台随感”、“大地漫笔”、“心香一瓣”、“名家新作”、“名人近况”、“文心者中敬探访”和“文史小品”等。从第十七版至第二十版,是周刊、专版和副刊的版面,辟有《经济周刊》、《新农村周刊》、《民裂隐主政治周刊》、...
不仅《人民日报》副刊,许多省市其后陆续创办的报纸副刊也大体参照这个路子,一般都将杂文或随笔加花边放在头条,这个格局多年未变。 胡乔木还亲自帮他们物色作者,而且把目光投向了文艺圈以外,甚至是一些由于种种缘由被忽视的人。他提出一定要请沈从文为副刊写散文,一再提起“鸳鸯蝴蝶派”的张恨水,也谈到周作人,说可以请他...
人民日报副刊是人民日报上刊登文艺作品或理论文章的固定版面,是报纸上相对于新闻版面而言的,内容较为注重思想性、文学艺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以刊登除新闻评论、读者来信以外文字的专版。
他长期主持人民日报副刊,胡乔木亲自帮他物色作者 “文坛朱墨犹看尽,未了斋中未了情。” 2023年9月1日,99岁的著名作家、编辑袁鹰在北京去世,作家肖复兴为他写下这句悼诗。 提起袁鹰,很多人会想到初中语文课本上他的《井冈翠竹》等散文名篇,而在他供职三十多年的人民日报社以至文化界,熟悉他的人喜欢称他“老田”...
袁鹰中学时就开始向上海《申报》副刊投稿,又曾为上海地下党领导的联合晚报编过几个月副刊《夕拾》,对报纸副刊不算陌生,但要编人民日报副刊,仍不免战战兢兢。他先去请教了夏衍这位办报纸编副刊的行家里手。 袁鹰正式踏入新闻界是1945年底在上海读大三时,经好友介绍进入新创刊的《世界晨报》。这张报纸是夏衍在幕...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广西频道 让文学骏马奔腾于时代原野(坚持“两创”·关注新时代文艺) 胡妍妍《人民日报》(2024年11月19日第 20 版) 核心阅读:一部中国文学史,也是各民族文学交相辉映、相互滋养的历史。各民族文学的异彩纷呈,深刻塑造了中国文学的审美品格与精神气质 ...
《人民日报》的“大地”副刊正在征稿啦!主要有两个栏目在招募稿件,大家看清楚再投哦~🍀 征稿①: “大地”副刊特别欢迎优质的杂文作品,字数控制在1500字以内,短篇也不限。我们追求的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来稿时,请在邮件标题中注明“副刊杂文”,这样我们会优先处理。🍀 征稿②: ...
人民日报副刊|枣庄的枣 11月25日,《 人民日报 》刊登了枣庄籍作家张继的作品《枣庄的枣》。全文如下:枣庄的枣(杂记)张 继 《人民日报》(2024年11月25日 第20版)只要提到我的家乡山东枣庄,好多人都会问,枣庄是不是有很多枣树?枣庄确实是产枣的。当地诗人有句“枣庄有枣在阴平”,枣庄市峄城区的阴平...
《人民日报》副刊专访乔叶 茅奖获得者乔叶讲述《宝水》创作历程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日前揭晓,杨志军《雪山大地》、乔叶《宝水》、刘亮程《本巴》、孙甘露《千里江山图》、东西《回响》五部长篇小说获奖。8月22日,《人民日报》以《大地气象 文学情怀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五人谈》为题刊登五位获奖作家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