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善恶天性》是弗洛姆的中晚期著作,与其早期作品中着力探讨人性积极面相比,晚期的弗洛姆似乎开始转而论述人性之中“恶”的部分,这方面的代表作有《人类破坏性剖析》,以及这部更为浅白的《人心》。对于从他的早期作品,尤其是知名度较高的《爱的艺术》认识这位作者的... (展开) 8 1回应 失踪的弹珠球 20...
《人心:善恶天性》一书由[美]埃里希·弗洛姆 所著,。2015年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 内容简介 本书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分析了“人是狼”“人是羊”两种观点的论据后,指出我们关于狼和羊的假定是站不住脚的,认为人有行善和作恶两种潜能,每个人都在自己选定的方向上发展。第二部分按病理程度依次论述了...
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在《人心:善恶天性》中总结道: 所谓善,就是对生命有利的事物;所谓恶,就是一切导致死亡的事物。 人性的善与恶,是在生存的矛盾与困境中做出的选择。你选择向前,就是选择向善,你选择...
《人心:善恶天性》是弗洛姆的晚期著作,也是《爱的艺术》的姐妹篇。《爱的艺术》讨论的是人爱的能力,而本书讨论的是人的破坏能力,也就是“非爱”的能力。 核心内容 弗洛姆认为,善与恶并不是人的固有本性,而是人面对生存的难题所做的或前进或倒退的选择。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潜在的善与恶,当我们选择前进的路,那...
《人心:善恶天性》是弗洛姆晚期的作品。这本书讨论的问题并不新鲜,即人究竟有无一种本质,这种本质是善还是恶?弗洛姆摒弃非善即恶的一元论,认为“正确的见解应是把两种可能性都视为真实的潜在性,并且研究它们两者出现的条件”。尽管弗洛姆不赞同弗洛伊德性本能的生物论,但他对人性的分析仍然带有明显的弗洛伊德色彩。他...
1980年,弗洛姆病逝于瑞士洛伽诺。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作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包括:《人类的破坏性剖析》《占有还是存在》《人心:善恶天性》等。 《人心:善恶天性》是弗洛姆晚期的作品。这本书讨论的问题并不新鲜,即人究竟有无一种...
《人心:善恶天性》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分析了“人是狼”“人是羊”两种观点的论据后,指出我们关于狼和羊的假定是站不住脚的,认为人有行善和作恶两种潜能,每个人都在自己选定的方向上发展。第二部分按病理程度依次论述了游戏性暴力、反应性暴力、报复性暴力、补偿性暴力、原始的“喋血渴望”,不同的暴力形式之间...
弗洛姆《人心——人的善恶天性》 弗洛姆《人心——人的善恶天性》 这是弗洛姆晚期的一部代表作,是其人性理论的集中阐述。书中从人的善恶问题引出对人性深处的思考,但并不陷于道德教义和空疏的理论。 弗洛姆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处于自然和社会中的,处于自然和社会矛盾中的人。弗洛姆从人的自然史来探讨人性...
六、善恶报缓者非天网疏,是欲成君子而灭小人也。这句话出自《省心录》,表明善恶的报应之所以延迟,并不是因为天网疏漏,而是上天想要成就君子,消灭小人。七、比于善者,自进之阶;比于恶者,自退之原。这句话出自汉代韩婴的《韩诗外传》,指出与好人相比较可以促使自己进步,与坏人相比较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