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德国航空航天中心推出了一款人工智能助手——乘员交互式移动伴侣(CIMON和CIMON-2)。CIMON是一种自由漂浮的球形设备,具备语音识别、面部识别、物体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功能。它可以帮助航天员完成组装设备或提供指令等任务。第一代CIMON在飞行14个月后已经返回地球,CIMON-2...
总的来说,AI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已经开始改变我们对太空探索的认识和方式。通过智能化技术的运用,人类可以更好地探索宇宙,了解地球和宇宙的变化,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地球上的资源和环境。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的AI应用出现在航天领域,为人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发现。
而AI太空站(AI Space Station)则是一种典型的智能化航天应用,它是一种可以自主管理、维护、优化、保护、服务、支持的太空实验平台。智能化的航天应用,给传统的航天领域带来了新的能力和优势,也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信任和依赖。从以上五个方面可以看出,2023年航天发展呈现出了商业化、民主化、小型化、深化、智能...
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和处理太空中的异常情况,为宇航员提供准确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保证航天器和乘员的安全。除了提高安全性,人工智能还可以提高宇航员的太空旅行效率。太空中星座和行星的位置是繁多而复杂的,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规划最佳的航行路径。但有了人工智能导航系统的帮助,这一切都变得...
NASA将人工智能用于许多应用,并成立了人工智能小组,开展支持科学分析、航天器操作、任务分析、深空网络操作和太空运输系统的基础研究。 (1)优化无线电频谱。NASA研究了如何利用认知无线电提高卫星通信网络的效率和可靠性,认知无线电可以找出通信频段中的“白噪声”区域并使用它们来传输数据;这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有限的可用...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卫星数字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张永合表示,在航天领域,人工智能首先能在数据应用层面发挥作用。比如今年5月,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团队通过深度学习方法,发现了极其稀少的107例宇宙早期星系内冷气体云块成分的关键探针——中性碳吸收体。张永合表示,这说明AI可以发现我们用常规方法发现...
在9月1日举行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建平在圆桌对话上表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现在进入空间站建造阶段,建空间站就是为了探索宇宙。他说,中国将在明后年发射巡天望远镜,可探测宇宙暗物质,精度与哈勃望远镜相当,视场是哈勃的300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此前表示...
在航天、航空、人工智能等新业态新领域,国家正前瞻性部署市场准入体系。《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21日对外公布。这份被称为“市场准入十条”的重磅文件提出,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有关专家认为,此举是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突出亮点,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意义重大。市场准入...
摘要:随着物联网、大规模并行计算、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算法等技术的突破,人工智能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无人驾驶、智能机器人等众多领域展现出令人期待的发展前景,并得到了国内外各政府的关注和支持;该文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运载火箭、...
人工智能已经如此广泛地用于航天,以至于有人发出疑问:“为什么还非得送人去天上干活?”——当然,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美国教育网站Springboard 在2月8日发布文章说,在现代空间探索时代,AI是寻找知识的重要工具;科学家使用AI和ML模型实现航天器的自动化操作、分析大量数据,甚至挽救生命。文章列举了AI的7种典型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