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和人工智能视角综合考察人工智能+教育,我们认为,人工智能+教育面临教育和技术的双重困境。 (一)从教育视角考察人工智能+教育 在新时代征程中,人工智能+教育的出现开创了智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格局,是发挥教育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满足国家教育...
在人工智能+教育视域下,教育要素和教育系统的内涵获得极大程度的丰富与革新,教育现象与教育行为间的因果关联变得尤为复杂,教育作为一种“无穷”的研究对象,更加难以被抽象为“有尽”的模型或程式,不利于深入探究智能教育的运行规律与机理,致使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场景中的应用效果受到影响,阻碍了教育理想蓝图和终极目标的...
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教育现代化必须以教育技术现代化为基础。“人工智能教育颠覆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其对教育的赋能,使人们对未来教育充满美好期待。”教育形态与教育技术有着密切关系,教育现代化既可以实现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延续,也能够基于...
可以说,“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不仅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学习体验,也为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提供了持续动能。 新场景教育:延展教育的深度和广度。随着“人工智能+教育”的深度融合,传统的教育模式正在被重新定义,教育的边界也在不断被拓宽。“人工智能+教...
为了保障欠发达地区及农村偏远地区也能开展好人工智能教育,《通知》还强调了政策倾斜和技术支持,通过加强校际合作和资源共享,探索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践模式。 强化保障,确保目标任务达成。为了系统推进、扎实落实六大任务举措,实现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的目标,《通知》提出了组织领导、经费...
“综合来看,人工智能时代对教育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我们需培养学生成为智能技术的主人和智能时代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生在智能时代的大视野、大思维、大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支持复杂问题解决的学科素养甚至跨学科素养,支持创造性任务解决的科学素养与创造力,发展以人机协同思维为核心的新型数字素养,以及面对...
人工智能在赋能教育教学的同时,也带来不公平、隐私泄漏、数据安全隐患等潜在问题。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治理应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主导,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确保全人类的共同基本权利,遵循透明、公平、不伤害、可问责和隐私保护原则。通过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建立准入制度、规范应用场景、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推行教育社会...
应对教育人工智能发展,需要全体教育学科研究者与实践者共同参与,全面开展教育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逐项推进教育人工智能实践研究,克服有技术没理念、以技术代理念、理念与实践脱节等现实问题。中国教育人工智能研究严重缺位滞后,世界人工智能发展呈现出迅速推进、中美独大的基本态势。这其中,又以美国从事前端研究、基础...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智能教育; 教育伦理; 伦理问题; 规约 一、引言 教育是常进常新的事业,不仅具有稳定性,而且具有发展性。教育伦理亦然,不仅具有永恒性,而且具有时代性。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及其在教育中的推广和应用,人们在拥抱人工智能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担忧,特别是对人工智能对学习者...
人工智能教育伦理问题是人类教育群体中植入类人,由于“演员”群体的转变而引发的问题,其主要议题包括类人的伦理问题、新的人与人行为准则的调整问题以及“演员”活动的舞台——人工智能教育场问题。人工智能教育伦理问题的规约应该以追求人类的福祉为宗旨,聚焦实践,主要从习俗迁移、规范构建、法律约束等方面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