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定义的智能制造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等功能的先进制造过程、系统与模式的总称。 在工业4.0的背景下,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
案例9:像汽车制造商这样的大型设计公司正在使用基于人工智能的设计技术。飞机制造商等使创造性的机器或零件或装置设计不受人类设计师思维的限制。 质量管理与改进 一些数据驱动的计划现在正在成为制造过程的主流,其中最突出的是质量管理和改进领域。 案例10:质量过程改进。人工智能能够理解当前制造质量过程的局限性、缺点...
周济表示,我国的智能制造发展总体将分成两个阶段来实现。第一阶段是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重大行动”。第二阶段是智能化升级,从2028年开始,深入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升级重大行动”。从现在到2035年,就是中国制造业实现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也是制造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关键时期。...
从被誉为“世界工业晴雨表”之一的汉诺威工博会可以看出,过去几年更多作为新兴技术概念的人工智能技术,如今已经开始赋能工业生产。不过,多名业内专家强调,工业制造的人工智能时代“才刚刚开始”。人工智能开始赋能工业制造 基于日趋成熟的物联网技术,大量数据得以被实时获取,大数据为机器学习提供了数据资源及算法支撑...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正加速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刻改变工业生产模式和经济形态,展现出强大的赋能效应。今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有关工作,制造业大市苏州积极响应,编制起草《苏州市关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制造业”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并通过...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应用大多属于初步创新项目,人工智能大规模深度应用于整个工业制造还需时间。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刘伯超表示,将拓展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检验检测等不同环节,以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原材料、装备制造等不同行业应用。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统筹布局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
生产线是制造业的核心环节,其效率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AI技术在生产线自动化与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通过引入智能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生产线可以实现高度自动化,减少对人力的依赖。这不仅降低了劳动力成本,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其次,AI技术可以用于生产线的优化。通过分析生产现场的数据,AI可以找出生产...
目前AI技术已运用到美的洗碗机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生产线上,机器人手臂整齐划一地装嵌部件,作业工人则熟练地对各项功能进行测试、校正;工厂内部遍布上千个高精度检测仪器,可以实时获取产线状态,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工业机理和AI的智能模型,通过模型的不断自学习,获取最优的指导策略来指导生产;此外,厂区所有工业...
工业软件作为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关键,驱动着制造管理流程优化、生产模式与生产关系改变,以及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一方面,工业软件的应用贯穿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从产品、装备、生产、管理、物流到服务;另一方面,工业软件还可突破企业边界,牵引业务流程与生产经营模式变革,形成新的工业生产力。过去很长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