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固定物不影响伤残等级评定的,可按骨折愈合标准选择鉴定时机。如:肋骨内固定、脊柱骨折内固定、临床认为不必取出内固定且出具证明(建议意见)的。 对肢体邻近关节的内固定在位可能影响关节功能并需据此关节功能评定伤残等级的,原则上需取出内固定并经适当功能锻炼2个月以上方能进行鉴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进行鉴定:...
| 当事人因道路交通事故致残的,在治疗终结后,应当由具有资格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的等级。故伤残鉴定应待治疗终结,通常是受伤后三个月,若伤情稳定可以提前根据医疗机构的建议向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涉及到颅脑精神损伤的一般在受伤后六个月后鉴定,部分严重的需要在受伤一年后鉴定。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要看时机,错过最佳时间,少拿一大笔伤残赔偿金。#交通事故赔偿 #伤残鉴定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去做 #保险理赔 - 浮生若梦于20240930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26.6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骨折内、外固定伤残的评定时机《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适用指南: 1骨折外固定: 对于因关节骨性损伤为主遗留肢体大关节功能障碍者进行致残程度等级鉴定时,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①肢体大关节组成骨的骨折累及...
第五章伤残鉴定 一、伤残鉴定有什么标准? 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进行人体损伤致残程度鉴定旅适用《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二、什么时候鉴定最好? 伤筋动骨100天,一般骨折类的伤者在受伤后3-6个月进行鉴定,神经或者精神类的在受伤后6个月鉴定。
至少在损伤9个月后进行鉴定:适用于中枢或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肢体瘫痪。 至少在损伤后12个月后进行鉴定:适用于肢体长骨骨折并发骨髓炎、骨不连。 内固定在位伤残程度鉴定的时机选择:内固定物不影响伤残等级评定的,可按骨折愈合标准选择鉴定...
内固定物不影响伤残等级评定的,可按骨折愈合标准选择鉴定时机。如:肋骨内固定、脊柱骨折内固定、临床认为不必取出内固定且出具证明(建议意见)的。 对肢体邻近关节的内固定在位可能影响关节功能并需据此关节功能评定伤残等级的,原则上需取出内固定并经适当功能锻炼2个月以上方能进行鉴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进行鉴定:...
内固定物不影响伤残等级评定的,可按骨折愈合标准选择鉴定时机。如:肋骨内固定、脊柱骨折内固定、临床认为不必取出内固定且出具证明(建议意见)的。 对肢体邻近关节的内固定在位可能影响关节功能并需据此关节功能评定伤残等级的,原则上需取出内固定并经适当功能锻炼2个月以上方能进行鉴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进行鉴定:...
交通肇事伤残鉴定应该什么时间做 | #交通事故赔偿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并没有明确规定,在什么时候做伤残鉴定,但一般都是治疗终结后,或出院后伤情已稳定时。《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中规定,评定时机---应在原发性损伤及其与之确有关联的并发症治疗终结或者临床治疗效果稳定后进行鉴定。至少在损伤3个月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