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7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新阐释、新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时针拨回2021年的世界地球日,这一天,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习近平用“六个坚持”全面系统阐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2021年4月22日晚,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在...
在中国古代思想体系中,“天人合一”的基本内涵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大自然孕育抚养了人类,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国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否则资源环境的压力不可承受。”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总书...
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肃查处违法占用耕地和违法采矿破坏生态等行为,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自然资源领域执法力度,坚决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一个地球,共有一个家园。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指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和谐、平衡、可持续的关系,共同生存、共同发展的理念。它强调人类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态智慧。中国古代哲学中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将人与自然联系起来,认为人类应该...
在中国古代思想体系中,“天人合一”的基本内涵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大自然孕育抚养了人类,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国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否则资源环境的压力不可承受。”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阔步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是为当代计,也是为万世谋。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层层叠叠的红树林,宛如一条...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两会聚焦)本报记者 李 贞 廖睿灵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阔步前行的重要法宝。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制度建设鲜明贯穿其中——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