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京赋》没有像《论都赋》那样陈述长安与洛阳的优劣,考量两京之争的得失;也与《两都赋》称颂洛邑制度之美,宣扬汉家的儒学治国理念不同。张衡在《二京赋》中致力于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情感、国家的情感融为一体,使京都赋成为一种可以言志抒情的新赋体。 综上,在汉代不同时期,对两京问题的争议潜移默化影...
东汉前期在迁都长安与反迁都背景下产生的京都赋,东汉中期张衡继之,虽然创作背景及表达主旨有所不同,但对光武帝及汉明帝时“天下之中”[2]洛阳的认知与书写却与班固《东都赋》基本一致。东汉京都赋对“天下之中”洛阳的地理空间、王权空间、礼乐文化空间...
京都赋,顾名思义,是以京都(都城)为描写对象的赋作。它滥觞于西汉末年的扬雄,其代表作《蜀都赋》是最早的京都赋作品之一,虽然主要歌颂的是成都,但已经奠定了京都赋的基本风格和主题。 二、主要特点 铺排与夸张:京都赋在描写都城时,常常运用铺排和夸张的手法,以展示城市的繁华富丽和宏伟壮观。 内容丰富:京都赋的...
(1)自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受社会生活和文化思想变化的影响,作家创作意识发生 转变,汉赋尽管在体制和手法上仍未脱前期模式和模拟之习,但在思想内容和审美情乏方面 却明显出现新的迹象和发展趋势,其鲜明标志之一便是京都赋的崛起, (2)京都赋滥觞于扬雄的《蜀都赋》,其为赋的创作开辟出新的道路。而后有东汉初 杜笃...
汉赋简单可分为汉大赋和抒情小赋,真正意义上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的是汉大赋,其中形象表述和努力颂美帝京文明的京都赋唱出了汉代太平盛世的最强音。“盛哉乎斯世”:对帝京风采的豪情感叹 汉代京都之赋,首推班固的《两都赋》(《西都赋》和《东都赋》合称)。上篇《西都赋》借助“西都宾”之口宣扬了西...
📜京都赋,这一汉代散体赋中的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魅力描绘了都城的宏伟与繁华。🏛️宫殿的华丽、街市的热闹,都在京都赋的笔下生动展现。🌆🌱京都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扬雄的《蜀都赋》,虽然不是左思《三都赋》中的那篇《蜀都赋》,但同样以其精妙的描绘技巧,成为了京都赋中的经典之作。📖📖...
【名词解释】京都赋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两汉之际的社会动荡,导致东汉初期的社会生活乃至文化思想发生了较大变化。作家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视野同汉赋发展的鼎盛时期相比产生了明显的差异。其鲜明标志之一便是京都赋的崛起。京都赋滥觞于扬雄《蜀都赋》,其后东汉杜笃《论都赋》,傅毅《洛都赋》《反都赋》,班固...
京都赋是指两京赋与两都赋,具体包括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两京赋》。班固的《两都赋》:分为上篇《西都赋》和下篇《东都赋》。上篇描写长安的繁华与壮丽,下篇则描绘洛阳的文化底蕴与帝王之道。该赋从文化、历史、制度等多个方面论证了前汉定都长安的权宜之计,以及后汉以洛阳为都的合理性。
京都赋是指两京赋与两都赋,主要包括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两京赋》。以下是关于京都赋的详细解释:《两都赋》:作者:班固。内容:上篇《西都赋》主要描写长安的繁华与壮丽;下篇《东都赋》则着重描绘洛阳的盛况。主题:从文化、历史、制度等方面论证了前汉定都长安是权宜之计,而后汉定都洛阳...
一、京都赋的缘起 滥觞于扬雄的《蜀都赋》→杜笃《论都赋》→傅毅《洛都赋》、《反都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南都赋》→左思《三都赋》◆扬雄的《蜀都赋》虽未造成巨大影响,但已为赋的创作开辟出新的道路。◆直至西晋左思的《三都赋》等汇成京都赋创作这一潮流 二、班固《两都赋》班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