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综合实力再上台阶。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其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担负起科技创新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使命,肩负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都市圈和城市群的重任,是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阵地和引领全国高...
有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三大动力引擎作用持续增强,占全国经济增量的比重保持在40%以上。北京技术交易规模连续多年稳居全国首位。“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5年位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东北的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夯实,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中西部地区能源安全的保障水平也进...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综合实力再上台阶。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其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担负起科技创新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使命,肩负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都市圈和城市群的重任,是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阵地和引领全国高质量...
在今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取得重大进展,各地区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发挥。 有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三大动力引擎作用持续增强,占全国经济增量的比重保持在40%以上。北京技术交易规模...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担负着开放“窗口”、经济引擎、辐射带动和改革示范等重要使命。三大区域各自发挥着自身特色,彼此竞合相连,从地理空间上看,构成了一个共筑发展的稳固“铁三角”。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
有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三大动力引擎作用持续增强,占全国经济增量的比重保持在40%以上。北京技术交易规模连续多年稳居全国首位。"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5年位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东北的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夯实,粮食总产量再创新高。中西部地区能源安全的保障水平也进一步提...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在自身提升和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有许多深层次问题亟须进一步破解。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并强调要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重要动力源作用。深入探索如何打造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城市群、城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京津冀与粤港澳大湾区两大城市群都在致力于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又都是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其自身发展及其联动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我国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京津冀与粤港澳两大城市群怎么联动?在李国平看来,首先,两地在发展模式和经验上可以相互学习和联动。其实各自都做得不错,都有自己的长项,在全国有典范的作用。例如,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人口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通过区域协同解决大城市病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经验,值得其他区域去学习。粤港澳大湾区始终处于改革...
一北一南两大城市群都肩负区域发展重任,京津冀和粤港澳如何互为借鉴、共同发力,建设出世界级城市群?杨莉珊表示,在科创领域,城市需要加强创新链产业链合作。建立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京津冀和粤港澳共同的定位。京津冀一体化将显著提升国家基础研究和科技基础设施及大科学装置布局能力,粤港澳大湾区凭借独特的制度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