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图书馆京师图书馆,是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重要部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期。1902年,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建立,后改称北京大学图书馆,成为北京最早的近代图书馆。1909年,筹建京师图书馆,即现今国家图书馆的前身。 京师图书馆位于北京,原址在国子监前街大方家胡同,现已搬迁至更现代化的新馆址...
京师图书馆即国家图书馆的前身,从当初的筚路蓝缕到今天的亚洲最大,多少人为之付出了心血和汗水。特别是,在民国时期,更是有许多大家名人为京师图书馆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可谓添砖加瓦,使之馆藏更加丰富,规模不断扩大。 蔡元培助建“四梁八柱” 京师图书馆,是北洋政府时期的国家图书馆。1909年清学部奏请筹建了京师...
据国家图书馆的资料,京师图书馆开馆之初,为充实馆藏,鲁迅在1912年秋季以教育部名义咨调各省官书局所刻书籍入藏京师图书馆。1913年,将一部铜活字版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拨予京师图书馆。1916年4月,通过政事堂取得内政部同意,明文规定,凡经内务部立案的出版物均须分送京师图书馆一份庋藏,标志着京师图书馆开始...
京师图书馆的奏设 京师图书馆的创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896年李端棻上《请推广学校折》(1896年6月12日)首倡创设京师图书馆;1906年罗振玉增广李端棻之说,提出创设京师图书馆的具体办法,1908年端方购置江南藏书解送学部,以备京师创设图书馆之用。张之洞兼理学部后,1909年学部奏筹建京师图书馆,京师图书馆遂告正式设立...
京师图书馆的创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896年李端棻上《请推广学校折》(1896年6月12日)首倡创设京师图书馆;1906年罗振玉增广李端棻之说,提出创设京师图书馆的具体办法,1908年端方购置江南藏书解送学部,以备京师创设图书馆之用。张之洞兼理学部后,1909年学部奏筹建京师图书馆,京师图书馆遂告正式设立。
京师图书馆即国家图书馆的前身,从当初的筚路蓝缕到今天的亚洲最大,多少人为之付出了心血和汗水。特别是,在民国时期,更是有许多大家名人为京师图书馆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可谓添砖加瓦,使之馆藏更加丰富,规模不断扩大。 蔡元培助建“四梁八柱” 京师图书馆,是北洋政府时期的国家图书馆。1909年清学部奏请筹建了京师...
京师图书馆也改属国民政府教育部管理,终于在1912年8月27日在广化寺迎来第一次正式开馆,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家级图书馆首次向社会大众开放。在京师图书馆闭馆的3年多时间里,丰富馆藏的工作并未停止。当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的鲁迅,因为负责图书馆、博物馆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对京师图书馆的发展...
京师图书馆,是中国北洋政府时期的国家图书馆。1909年清学部奏请筹建京师图书馆,馆址定为北京什刹海的广化寺,缪荃孙被任命为正监督。
清朝末期,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振兴教育开通民智思想的影响下,北京率先兴办近代图书馆,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正式建立了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后改称北京大学图书馆)。这是北京地区最早的近代图书馆。从此,只为一定范围内少数人服务的藏书楼转而成为向广大公众提供阅览服务的图书馆。辛亥革命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