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三棱 草三棱 醋三棱 光三棱 京三棱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或小黑三棱、细叶黑三棱的块茎。秋、冬二季均可采收,挖取块茎后,去掉茎叶及须根,洗净,削去外皮,晒干。 【原形态】 ①黑三棱(《救荒本草》) 又名:肄草(《字林》),三棱草(《千金翼方》)。多年生草本。根茎横走,下生粗而短的...
释名荆三棱、草三棱、鸡爪棱、黑三棱、石三棱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1、症瘕鼓胀,用三棱根切一石,加水五石煮成三石,去渣,再煮,得汁三培。隔水明显成膏,浓如稠糖。每天早晨服一小匙,酒送下。又方:荆三棱、青皮、陈皮、木香各半两,肉豆蔻、槟榔各一两,硇砂二钱,共研为末,加糊成丸子,如梧子大...
京三棱 百科释义 报错 京三棱又名荆三棱、草三棱、鸡爪棱、黑三棱、石三棱,是一种气味苦、平、无毒的植物。多年生草本。瘦果三角倒卵形,褐色。喜湿润的气候,耐严寒,不怕酷热。药材呈圆锥形,略扁,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有刀削痕及略呈横向环状排列的点状须根痕。 查看百科 注:百科释义来自于百度百科,由网友自行...
品名 三棱 别名 萆根,京三棱,红蒲根,光三棱 产品规格 选货、初级农产品 产地 安徽 原产地 浙江 净含量 1kg 保质期 2年 储藏方法 通风干燥处、避光、防蛀 可售卖地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
京三棱和三棱是一样的,它们都是指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块茎,只是名称不同而已。三棱的别名包括京三棱、黑三棱、红蒲根、光三棱等。它是一种具有多种药效的中药材,以下是关于三棱的详细介绍: 一、药性功效 三棱性平,味辛、苦,归肝经、脾经。主要功效包括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它常被用于治疗血瘀经闭、痛经、胸痹...
处方: 京三棱1两(炮裂),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木香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当归半两(锉,微炒),白术半两,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赤茯苓(芍药)半两,干姜半两(炮裂,锉),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诃黎勒3分(炮,用皮),防葵半两...
京三棱 味苦、辛,气平。阴中阳也。无毒。色黄体重,状若鲫鱼而小。又有黑色如乌梅者,有须相连,蔓延,体轻。专疗女人血脉不调。凡使,火炮用。 主治老癖,癥瘕结块,妇人血脉不调,心腹刺痛,破积,除血块,气胀满,落胎,消恶血,通月经,扑损瘀血,产后腹痛,血晕宿血不下,能破血中之气,及损真气,虚人禁用。
扑损瘀血亦用。色白属气。破血中之气,真气虚者勿用。生细根屈如爪者,名鸡爪三棱,又名草三棱;不生细根,形如乌梅者,名黑三棱;根黄白色,形如钗股者,名石三棱;色黄体重,状若鲫鱼而小者,名京三棱,为上。其实一物,但力有刚柔耳。入药醋煮熟锉,焙干或火炮用。
《太平圣惠方》中有一张名为“京三棱丸”的丸药方,该方组成为:京三棱(即今之中药三棱)7钱5分(22.5g),鳖甲1两(30g,涂醋炙令黄),川大黄1两5钱(45g,锉碎,微炒),木香5钱(15g),当归7钱5分(22.5g,锉,微炒),白术7钱5分(22.5g),厚朴1两(30g,涂生姜汁,炙令香...
京三棱(图缺),旧不着所出地土。今河陕、江淮、荆襄间皆有之。春生苗,高三、四尺,似茭蒲;叶皆三棱;五、六月开花,似莎草,黄紫色。霜降后采根,削去皮须,黄色,微苦,以如小鲫鱼状,体重者佳。多生浅水旁或陂泽中。其根初生成块如附子大,或有扁者,旁生一根,又成块,亦出苗;其不出苗,只生细根者,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