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燮字威彦,苍梧广信(今广西梧州)人,祖上本是鲁地人,因为躲避西汉末年王莽之乱才从山东逃到交州,到了士燮这一辈,已经在交州经营了七代人,成长为了当地的顶级士族。士燮的父亲官拜日南太守,他自己也早早就被送到洛阳读书,随后被举为孝廉,拜为尚书郎;父亲去世后,士燮在丧期满后便被擢升为交阯太守。黄...
说起汉末三国的交州,绕不开士燮(xie),他控制交州近40年的时间,死后几乎被灭族,而越南人却追封他为大王。 籍贯山东,交州豪族 士燮字威彦,出生于交州的广信(今广西苍梧县)。其先祖为鲁国汶阳(今山东宁阳县)人,为躲避新莽末年的动乱而移居交州,经过六世到士燮的父亲士赐,士氏成为当地豪族,士赐曾于汉桓帝时任日...
“交州王”士燮的一生 士燮,字威彦,于公元137年出生于交州的广信(治今广西苍梧县)。由于《三国演义》对他只字未提,而在国内著名的电子游戏《三国志11》因为开发商光荣的赶工而完全删除了交州,致使这位三国时期交州的风云人物,竟然知名度低得可怜。 老猫摄于封开县博物馆的士燮像 士燮的先祖为鲁国汶阳人,为了避王...
首先,建安十五年(210年),孙权派遣步骘为交州刺史,士燮率兄弟归附。此后,士燮被孙权封为左将军。诚然,在公元210年,士燮就选择归降孙权了。不过,士燮依然实际占有着交州,也即这是一种名义上的归附。当然,孙权忙着和刘备、曹操争夺天下,也不会把精力放在岭南地区。建安(195年—220年)末年,士燮将儿子士...
在此基础上,割据交州的士燮,在名气上自然比不上曹操、孙权、刘备等诸侯。士燮是交州本地人士,于公元137年出生。因此,士燮出生的时候,东汉还是比较强盛的,和东汉末年的情况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别。公元187年,士燮被朝廷册封为交趾太守。公元195年,交州刺史朱符被杀。趁着这一机会,士燮任命自己的兄弟执掌交州的...
士燮家族震慑岭南,威震各民族,其影响力不亚于南越王赵佗。交州刺史朱符死后,荆州牧刘表和曹操都在争取交州,刘表又是派出刺史又是派出苍梧太守,曹操则挟天子以令诸侯,直接给士燮封为绥南中郎将,总督交州七郡,兼任交趾太守。权力虽然没变,却从地下王变成了明面王,士燮笑呵呵的接受,古人是最讲究名正言顺的...
首先,士燮是在公元210年选择归降孙权的,当然,在归降孙权之后,士燮在交州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也即士燮可以理解为东吴的附庸,而不是孙权的直接下属。不过,到了公元226年,在士燮去世后,他的儿子士徽因背叛吴国自立,最终为吴国攻灭。至此开始,东吴可以实现对交州的有效掌控了。值得注意的是,士燮在归附孙权之前...
士燮(xiè),字威彦,生于137年,卒于226年,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来自苍梧广信(今广西梧州),是当地的一位军阀,割据交州一带。📚【释义】 “燮”字在这里读作“谐和,调和”的意思,同时也作为姓氏使用。士燮在三国时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在交州地区。📸【相关图片】 ...
具体而言,士燮在归降孙权之前曾与曹操有过一些往来。曹操在迎接汉献帝后,以东汉朝廷名义册封士燮为绥南中郎将,授予他总督交州七郡的权力。曹操自视中原之地形势严峻,未能入主交州,因此提前争取士燮,避免其倒向其他势力,已经是曹操的策略之一。面对曹操的示好,士燮也回应以礼,派遣使者携贡品前往许都,表明自己是...
到了公元二二六年,年近九十岁的士燮病逝。孙权按照惯例表示了极大地悲痛,但是内心却非常的高兴,或者说孙权早就盼着士燮死,因为士燮虽然依附于孙权,但是士燮在交州的话语权还很重,甚至孙权远远比不上,而且包括交趾郡的三四个郡,孙权根本插不上话,还牢牢的在士燮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