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发动战争的借口是亚罗号事件。法国人发动战争的借口是马神甫事件。1856年10月,一艘走私船被广东水师抓获。在走私船上有2名中国海盗,和10名中国水手。被广东水师抓获的走私船叫“亚罗”号,亚罗号事件正是由走私船的船名而来。亚罗号实际上是一艘中国商船,但是为了方便走私,于是这艘船被注册在中国香港。...
所谓“马神甫事件”,是指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非通商口岸的中国内地——广西西林县传教,因其胡作非为,1856年2月在当地被地方官处死。此案当时未议结。法国为了换取英国支持它在越南的“自由行动”,并取得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合法”保证,便接受英国建议,派葛罗为全权专使,以“马神甫事件”为借口,与英国...
当“修约”的要求遭到拒绝后,英法两国就立即制造借口,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战争,这两个事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故答案为:“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英法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战争,这两个事件是第二次...
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名词解释 亚罗号事件是指一起泄露个人信息的事件。在这个事件中,亚罗号是指一种在线平台或网站,用户可以通过该平台发布个人信息,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和分享。然而,由于平台管理不善或者黑客攻击等原因,用户的个人信息遭到泄露,造成了用户的隐私权受损。 马神甫事件是指一起涉及宗教问题的争议...
#三分钟讲知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并不满足既得利益,他们想进一步扩大自己的侵略权益,于是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法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在俄美支持之下,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一、亚罗号事件 “亚罗号”原本是中国的一艘走私船,为了方便走私,曾经在香港注册,但已经过期,...
在“亚罗号事件”之前,法国正借“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与中国进行交涉,意图通过诈索达到自身目的。所谓“马神甫事件”,是指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中国非通商口岸的广西西林县传教,因其行为不当,于1856年2月在当地被地方官处死。此事件当时并未议结。为了换取英国支持其在越南的...
1856年10月,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悍然出动军舰袭击广州城,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同意和英国共同出兵,英法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爆发。《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以此为契机,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
英法两国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B项正确;使清政府害怕,同意与之合作,只是表象,而非真实意图,排除A项;英法两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实意图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而非进驻北京,取代皇帝,排除C项;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的...
1856亚罗号、马神甫事件亚罗号、马神甫事件 1853年英美等国掀起了“修约”交涉未能得逞。1856年10月8日,英国侵略者制造“亚罗号事件”。“亚罗号”事件是中国近代时期英国一系列粗暴践踏中国主权和损害中国管辖权事件中的一个。 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是法国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而制造的借口。1853年(...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并不满足既得利益,他们想进一步扩大自己的侵略权益,于是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法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在俄美支持之下,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亚罗号事件 “亚罗号”原本是中国的一艘走私船,为了方便走私,曾经在香港注册,但已经过期,1856年10月8号,广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