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效用的表现赋予一切艺术品的美,兼论这种美所具有的广泛影响 2.论效用的表现赋子人的品质和行为的美,以及关于这种美的概念可能在何种程度上被看成一种原始的赞同 第五卷:习惯和风气对有关道德赞同和不费同情感的影响 1.论习惯和风气对我们有关美和丑的看法的影响 2.论习惯和风气对道德情感的影响 第...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李俊 无他,小小书童好读书矣 标题可能夸大或与内容不符 64 人赞同了该文章 无可置疑的经典中的经典,作为亚当斯密在去世前还一直在修改的著作来说,怎么夸奖都是不过分的,对于斯密而言,本书的价值也许要远胜于《国富论》,但斯密的大名却更多因为《国富论》而被公众知悉,这里面也似乎蕴含着...
第一篇 论人们对适宜性的认识 第一章 论同情 一个人无论多么自私,他的性格中都有某些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他对别人的命运产生兴趣,使得他认为那些人的快乐是必要的,虽然除了只能看到别人快乐他从中也不会得到其他任何收获。在这种品性中就有怜悯或者同情,这是当我们亲眼看到或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构想出来的...
同时,亚当·斯密也指出了道德情操的局限性。他认识到,人类的情感和判断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人利益、偏见、社会压力等,从而导致道德判断的偏差。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和修正自己的道德观念,以提高我们的道德水平。 在阅读《道德情操论》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亚当·斯密对于人类本性和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
亚当·斯密,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苏格兰启蒙运动”的重要代表,主要著作《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 亚当·斯密在36岁时出版了《道德情操论》,这本书为他在欧洲赢得了广泛的声誉。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细致而深刻地观察了人性的方方面面,为他的整个思想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斯密特别关注人类如何从“同情”...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于1759年首次出版的一部伦理学著作。在这部作品中,斯密运用同情这一核心概念来解释正义、仁慈和克制等一切道德情操的起源,阐明了道德评价的本质、原则以及各种美德的特点。他不仅对当时的道德哲学学说进行了介绍和评估,还揭示了人类社会得以维系和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个人行为...
在当今社会,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市场经济中,人们往往过于强调个人的利益和竞争,而忽视了道德和情感的因素。许多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择手段,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欺诈、贪污、环境污染等。这时候,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亚当·斯密的观点,认识到道德情感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 企业在追求...
亚当·斯密,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苏格兰启蒙运动"的重要代表,他的著作《道德情操论》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声誉。斯密认为人类的“同情”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他通过细致观察,提出同情与社会生活的需要,让人们调整自己的情感从而与他人协调,形成“公正的旁观者”视角,即“良知”。从这个视角出发,经过普遍...
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初版于1759年,这本书在亚当斯密的创作生涯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国富论》的写作过程中,亚当斯密不断修订《道德情操论》,直至1790年他去世前,最终完成了第六版修订。这显示了亚当斯密对该书的深深重视。亚当斯密在书中表达了对同情的理解,以及将心比心的理念,这表明他是一个非常在意他人感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