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齐国,孟子多次向当政者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齐宣王虽然以年禄十万钟来酬谢孟子,但却不肯积极地实行他的政治主张。有一天,齐宣王让孟子讲一下春秋时期齐桓公、晋文公是如何称霸的事,孟子居然说他不讲争霸之事,只讲仁政、王道。齐宣王再也不向孟子问政,只是把孟子当作一个可以吸引天下英才的招牌。至于孟...
孟母为人们所纪念,是因她教育有方,培养出一代圣人孟子。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战国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和孟子的主张被尊称为“孔孟之道”,但孟子走向“亚圣”之路,经历了1400多年。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在文化思想上的至尊地位...
孟子:千古“亚圣” ——高考作文超级活用素材 一、人物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孟子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被尊为儒家的第二号圣人——“亚圣”。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思想,并有所发展。他把孔子...
亚圣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一说字子车、子居),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省济宁市下辖的县级市邹城市)人。孟子的生卒年月因史传未记载而有许多的说法。其中又以《孟氏宗谱》上所记载之生于周烈王四年(公元前372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较为多数学者所采用。前372年4月2日...
鲁国贵族后裔,少年时家道贫寒,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成年后,以弘扬孔子学说为己任,率弟子周游列国,一度担任齐国客卿。晚年专心讲学,著书立说。他结合战国前、中期的社会实际,将孔子学说系统化,被后世尊为“亚圣”。 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士人,孟子认为治理天下,不能不重视“...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kē),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孟子》是记录...
孟子(约前372一约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是仅次于孔子的一代情学宗师,人们尊称他为“亚圣”。孟子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母亲对他管束甚严,不惜三次迁居,断籽教子,成为后世母教之典范。孟子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立志继孔子之学。学成以后,带领学生游说诸侯,先后到过宋、薛、膝...
他被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并称,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然而,孟子的真实面貌和他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却常常被人们忽视。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以及他的理念如何塑造了千年的中华文化。一、孟子的生平与思想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出生于战国时期的邹国。这个...
孟子之所以被后人尊称为“亚圣”,是因为他在儒家道统中的独特地位。儒家的道统源自孔子,经过曾子、子思子、子思门人,最终传到了孟子手中。孟子对孔子的易学思想不仅继承而且有所发展,他提出的“仁政”、“民贵君轻”等思想,进一步丰富了儒家的政治学说。元朝时,孟子被追封为“亚圣”,这一称号不仅是对他学术...
在春秋战国战争频发、礼崩乐坏的动荡时期,孟子应运而生,如同暗夜中的一盏灯,为后人提供了关于治理国家和个人品德修养的指引。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继孔子之后最杰出的儒家学者,享有“亚圣”的美誉。In the tumultuous era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periods, marked by frequ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