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岛位于济南城区北部小清河河内,是东西狭长的一个天然小岛,横贯在小清河河道中间,四面环水,长1公里许,面积5公顷左右,俯瞰像一艘航船。它因河而育,因闸而建,因柳而名。唐高祖李渊年间(618-626),济水故道上设立了水闸,成为小清河全线第一闸,因闸旁植有五棵柳树而取名“五柳闸”。走进五柳岛寻觅...
五柳闸位于济南市天桥区的小清河上,是小清河较早修建的一座船闸,为闸厢式双门船闸。闸厢长100米,门宽9.2米,一次可通过对槽船20艘。船舶过闸后,可向上通至成丰桥,对沿河酒厂、造纸等厂的原料运输,较为便利。船闸附近柳树成荫,游人如织。60年代初,随着小清河航运的发展,每日过闸船舶曾多达80余艘(次)。后因...
小清河发源于济南,流经滨州,最终在潍坊的羊角沟注入渤海,全长233公里。在这条河流的天桥段,有一个古老的闸门——五柳闸,它始建于唐武德年间(618-626年),因闸旁有五棵柳树而得名。五柳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当时“木石倾圮”,佛伦无鲁时重修。后来,代理山东巡抚吴延斌集资续缮。1931年5月...
今天的小清河虽然河道不算太宽,但在济南市区内却有一座小岛,被称为五柳岛,也是济南主城区唯一的河中岛,这座岛上不仅有一座始建于唐代的五柳闸遗址,还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济南市委重建地。五柳岛见证济南千年历史 五柳岛位于天桥区西泺河与小清河交汇处,也就是顺河高架路北跨小清河处。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自...
有人认为,该闸始建于唐朝武德年间(618—626年),殊不知晚唐至北宋,小清河只是废弃的古济水故道,尚未筑堰挑挖,何来建闸一说?实际上,五柳闸一名是由元代国相张养浩所居“五柳庄”(即云庄)而来。明代《山东通志》载:“五柳闸,在府城北八里云庄后。嘉靖元年,都御史陈凤梧命同知宋瓛建。”该志修撰...
一、五柳闸 五柳闸,是闸,亦是村名。现济南天桥区柳云社区,曾名张公坟村,由原张公坟、五柳闸两个自然村组成。张公坟村,旧称云庄,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张养浩曾居于此。五柳闸村,始名亦久,村址在张公坟村北。现柳云社区存张养浩墓园。1996年,在小清河治理工程中,五柳闸村整体搬迁。1996年...
五柳闸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小清河北路五柳桥景观区。五柳闸遗址是济南市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体现了小清河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五柳闸曾是小清河第一大闸口,也是小清河上最为出名的一个闸口。它始建于唐代,比小清河还要早上数百年。五柳闸起到调节小清河河道上下水流的作用,同时也在...
五柳岛,小清河上的第一处河心岛,由三座小岛组成,其历史比小清河还要早几百年。唐武德年间,为控制水流,五柳岛上建起了一座五柳闸,因闸旁有五棵柳树而得名。1931年5月,小清河工程局任用著名水利学家宋文田设计并主持重建五柳闸坝工程,建双门船闸及滚水坝,设闸门两扇,厚近半米,宽约6米,这是山东...
五柳闸上流小清河上的日本运输船船,旗帜为日本华北交通株式会社的社旗 小清河与玉符河的交汇处的河流 小清河与玉符河的交汇处 行驶在交汇处的日本官船 小清河和玉符河交汇处的五柳闸风景 五柳闸近景 五柳闸下的水流 通过船闸的船只 通过水闸,继续航行在小清河上的船只 作者最新文章 1940济南旧影:小清河与玉符河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