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用的是综合法尘,所以颠倒,不是单一尘境;用的要是单一尘境,五尘就入法界了,直接就是法界,所以它不颠倒。 众生之所以会颠倒,就是把五尘变成综合法尘,变成综合法尘就颠倒了,看不到法界了,全部用意识形态。 用意识形态,有一个具体的极乐世界要去,就完了,那叫意识形态的佛法,不是如来的真理,进不了真如的领...
五欲就是指五尘境,也就是色、声、香、味、触,如果就具体情形而言,应当是指财物、男女、名位、饮食、睡眠等。色声香味触,如果更具体化地来讲,就是财色名食睡: 1、财物:就是物质、金钱等。 2、男女:女人对...
首先,色尘。色尘指的是我们看到的各种颜色和形状。很多人容易被美貌所迷惑,但要知道,美貌只是皮囊,内在的实质都是一样的。不要被表面的美貌所迷惑,要看到内在的本质。 声尘:不随声转 🎶 声尘则是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有些人一听到美妙的音乐就沉醉其中,甚至失去自我。其实,声音只是外在的刺激,我们要学会不被...
意根既是内识,也是外识,对于胜义根里的内相分和胜义根之外的外相分,全部都能了别,只要是第八识依本质境变现出来的法,意根依着第八识都能缘和了别得到,包括五尘境。而意识只是内识,只能缘胜义根里的法尘,其他的尘境都不能缘,有神通时除外。第八识缘本质境的时候,把本质境上的四大微粒摄受过来,并且...
初之心 初因若能明了,即不受五尘境所迷惑,就由根与尘,能同为化清,即能达到回归目标,又在人世间能彰显自性佛体;初因之探讨,在对众生若能将往昔不良秉性弃除,正是不受自己秉性来拘束,而能自由自在无拘束。落凡后!即受象天所造就,初因会形成让自己遭受拖累,亦在受累无法追溯初因,进而迷失本来自性,众生...
于一切境。妄起分别。又由未来诸根。五尘境界断灭。凡愚之人以为涅槃。诸佛菩萨自证悟时。转阿赖耶得本觉智。善男子。一切凡愚迷佛方便。执有三乘。不了三界。由心所起。不知三世一切佛法。自心现量。见外五尘。执为实有。犹如牛羊。不能知觉。生死轮中。无由出离。善男子。佛说诸法无生无灭。亦无...
叶楚叹息,五尘境很强。要是真正的天骄人物步入这个层次都会给他造成大麻烦。但雨雾老者却不是这一类人,他尽管战斗力比起叶楚强,可也是叶楚没有动用自己真正战斗力的原因。 “杀你是足够了!”能步入五尘境的人,性子是坚定的,不会因为叶楚一两句话而影响道心,他以更加强悍的力量舞动而出,浩荡震动,让天地都崩...
“却入五趣陷尘境”出自宋代释道真的《依韵》。“却入五趣陷尘境”全诗《依韵》宋代 释道真白壁虽然好丹青,无简迷愚难悟醒。纵有百般僧氏巧,也有文徒书号名。空留佳妙不题宣,却入五趣陷尘境。唯报往来游观者,起听前词□□□。《依韵》释道真 翻译、赏析和诗意诗词的中文译文:白壁...
人有五根,眼观色界,耳听声尘,鼻嗅香海,舌尝味趣,身触触域。五识如枝,五尘若叶,我们借五识之枝触五尘之叶,于纷扰中拼凑世界轮廓。然而,五尘如幻,易使人沉溺于感官的欢愉,忘却本心。眼观千姿百态,却易被浮华所迷;耳听万种声响,却常被喧嚣所扰。鼻嗅百芳争艳,却难辨清新与污浊;舌尝百味纷呈,却不知...
你在净化的时候,你就一定要布施,五官接触五尘境界的那些长短、美丑、好恶全部要布施掉,不然你不可能净化。在这个原则之下去进行不是尸罗波罗蜜吗?再过来忍波罗蜜,通通都在这个范围之内完成的,禅定波罗蜜也在这里。通过这五个过程,其实就这三项工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五个是能,就是发起以后你必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