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以北京为中心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运动中青年学生起到先锋军的作用,工人成为运动的主力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激进的民族主义者在运动中起到领导作用。这次运动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为中国共产党的...
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五四运动。结合所学知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
2024年五四有放假,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5月4日青年节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2024年5月4日青年节为星期六且恰逢五一劳动节假期,全体公民放假,不另外补假。 五四青年节的由来介绍 每年的五月四日是青年节,青年节是为纪念1919年5月4日中国学生爱国运动...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的起始时间,也是最重要的时间节点。这一天,北京的青年学生走上街头,举行抗议活动,反对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这场抗议活动迅速演变成一场全国性的运动,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1919年5月5日:五四运动的第二天,上海的工人举行罢工,声援北京的青年学生。这标志着...
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5月4日。1、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举行的青年学生为主体,是群众、公民、商人、其他阶层参加的爱国运动,以示威、请愿、罢工、和政府的暴力对抗等各种形式进行。这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也被称为五四风雷。2、五四运动是真正的群众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
时间:1919年5月4日。成果: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3分)历史意义: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1919年5月4日的中国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前期以学生为主力,运动的中心是北京,6月3日以后,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精神包含爱国、民主、科学、进步、忧国忧民、乐于奉献、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的...
1919年5月4日著名的五四运动就此爆发。 上午10时,各校学生召开碰头会,商定游行路线。下午1时,北京学生3000余人汇集天安门,现场悬挂北大学生“还我青岛”血书。队伍向使馆区进发,受到巡捕阻拦,学生代表请求会见四国公使,仅美国使馆人员接受了学生的陈词书,英、法、...
五四运动的时间是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是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并有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多个阶层一起参与的抗议活动,主要形式包括罢工、暴力对抗上级部门等,是一场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五四运动的时间是1919年5月4日。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时间节点: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5月4日,这一天成为了这场爱国行动的标志性日期。发起者:运动主要由富有激情的青年学生引领,他们迅速行动起来,表达了对国家权益受损的强烈不满。广泛参与:五四运动不仅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