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判定一个人是否属于五保户人员,主要依据的是《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的相关规定。具体来说,满足以下条件的人员可以被认定为五保户: 符合特定对象条件: 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六条,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若他们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
照顾五保人员是有补贴的,具体补贴标准因地区经济水平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所给予的五保供养经费不能低于当地农村居民上一年度人均纯收入的60%。 一、五保供养制度概述 五保户指的是按照《农村五保供养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这主要包括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
具体对象不同。特困户是家庭平均收入低于当地民政部门规定的最低生活水平的人员。五保户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一、无劳动能力的;二、无生活来源的。 法律依据: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六条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
普法内容 特困人员包括五保户,但不仅仅是指五保户。五保户会被依法纳入特困人员的救助供养范围,但是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具备无劳动能力等条件的,也可纳入特困人员的救助供养范围,但一般并不能被认定为五保户。 五保对象亦称“五保户”,是指农村居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A无法定扶养义务人...
五保户确实属于特困供养人员。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五保户主要是指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这些人员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
特困供养的全称是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其前身是农村“五保”制度和城市“三无”人员救助制度。 特困人员是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城乡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他们是我国现阶段最困难、最脆弱的人群,国家对其给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确...
五保供养人员指的是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的人员,主要包括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这些人员需要满足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以及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
第五条 同时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和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条件的未成年人,选择申请纳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的,不再认定为特困人员。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成都本地宝】,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五保户】可获成都五保户(特困人员)认定条件、特困供养申请指南、补助标准、医保报销比例。
五保户人员出院报销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报销政策 农村五保户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不设起付线。住院医药费减去按规定不能报销的费用后,剩余部分由医疗报销和民政部门补助共同承担,其中医疗报销比例为75%,民政部门补助比例为25%。 若五保户在县人民医院的总费用超过4000元,需先到县合管办、县民政局办理...
法律分析:是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五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是五保人员中的一类,可以享受五保政策.实行分散供养的五保人员,应当由乡镇政府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受委托的抚养人和五保对象三方签订五保供养协议.法律依据:《农... 查看全文 朱群群律师 执业16年 资质认证 2022-04-29 法行宝 超过115用户关注了ta 立即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