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支付符合我国居民医疗就医的长期习惯,在互联网医疗服务中引入医保能够进一步发挥其便民惠民的特点,从而更好助力我国分级诊疗能力的建设,为缓解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继续做出贡献。”我国医保有着深刻的地域特点,互联网医疗与医保的结合也需要各地方在线医保支付政策的进一步出台和支持,才能推动互联网医疗医保支付真正落地。
2021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的通知》,提出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医保管理服务。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医保服务定点协议管理,健全“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将医保管理服务延伸到“互联网+医疗健康”医疗行为,形成比较完善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医保政策体系、服务体系...
政策推动,将使得上述方法论,通过规范化的服务体系,更好的介入到传统医疗资源的改造和升级上来,实现模式覆盖。智慧化、数字化对医疗产业目前的推动大体还局限于前台,局限于揽客和畅通医疗机构内部的各种通道。换言之在就诊环节有一定的扁平化和便民,但在诊疗的后段,即治疗上,有更为广阔的垂直细分领域可以推动,...
在医保领域,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预示着中国医保制度可能从传统的“被动支付”模式转向“战略购买”模式,这将进一步推动国家从“治疗疾病”向“健康管理”的观念转变。 01.政策支持 中国政府发布了《关于做好公立医疗机构“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及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互联网医疗的四大领域:互联网诊...
将 互联网+ 医疗服务价格纳入现行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体系统一管理,实行公平的线上、线下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建立开放灵活、多方参与的 互联网+ 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合理确定并动态调整价格、医保支付政策,使 互联网+ 在促进医疗服务降本增效、改善患者就医体验、重构医疗市场竞争关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在国家政策的规范与引导下,我国互联网医疗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3.63亿人,占网民整体的34%,同比增长21.7%,成为当年用户规模增长最快的应用。截至2023年6月,中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3.64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62万人,占网民整体的33.8...
按规定落实政府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投入政策,加大对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倾斜力度。建立持续稳定的中医药发展多元投入机制。同时,健全服务购买机制,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建立分类管理、医院参与、科学确定、动态调整的医疗服务价格机制。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上门提供医疗服务等收费政策。推进...
政策破冰!互联网+医疗的突围与破局 2022年的最后一个月,新冠病毒感染者数量激增,为应对第一波冲击,医院、医护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缓解医疗机构的问诊负担,12月12日卫健委下达《关于做好新冠肺炎互联网医疗服务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明确,医疗机构(包括...
8月3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印发《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将“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纳入现行医疗服务价格的政策体系统一管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按照线上线下公平的原则配套医保支付政...
我国医疗行业仍是一个互联网化程度较低的领域。在各种数字化、智能化的设备和技术加持下,互联网﹢医疗服务将实现标准化、精细化、严肃化和规模化跃迁,实现更多的社会价值。这需要医保政策与之齐头并进,与时俱进地扩大医保支付覆盖范围、降低支付限制和门槛,届时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想象空间将进一步打开。推进远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