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卡拉鸟笼传承人龙布花(右)与短视频博主乐天(受访者供图)有了这个想法后,《纪录100个中国非遗技艺》短视频合集便诞生了,该系列以贵州开篇,截至目前,已经拍摄了7项非遗技艺,播放量达到1165万。作为一个记录者和传播者,乐天表示,传承和传播是非遗保护的两个翅膀,两个翅膀一样健壮才能飞...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去年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促进广泛传播,适应媒体深度融合趋势,丰富传播手段,拓展传播渠道,鼓励新闻媒体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专栏等,支持加强相关题材纪录片创作,办好有关优秀节目,鼓励各类新媒体平台做好相关传播工作。“过去我们靠语言、文字,...
这种以草本植物为主要原料的传统编结手艺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到2020年,阳都草编制作技艺入选山东沂南县第五批非遗名录时,作为代表性传承人的尹慧菊和她的儿子孟祥君做出了新的努力,借助互联网和电商平台,让一个小县城的非遗草编名扬海内外,还带动了周边2000多名妇女在家门口就业,让传统...
2024年是中国批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简称《公约》)20周年。二十载保护之路为这一年赋予了格外厚重的意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制度体系也在这一年更好地被世界了解。非遗与互联网的融合,不仅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也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例如,一些非遗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制作出既实用又...
非遗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创造的、以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习俗礼仪、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需要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保护。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在...
更好地保护、利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地探索。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看来:“当社会发展到网络时代,非遗传承更不能离开数字化和网络手段。”近两年,中国各游戏厂商已关注到传统文化是一个丰富的创作资源宝库,推出多款与各大博物馆联合创作的游戏。此次带着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到...
专家指出,非遗保护传承,重在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非遗不是躺在橱窗里的展品,也并非束之高阁的技艺绝活,而是促进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乔雪是宁夏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拓展项目“乔家手工皮艺”的传承人。她开设了账号“皮雕大师乔师傅”,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展示手艺。据悉,乔雪已开展上百场直播,累计通过...
央广网北京8月18日消息(记者冯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在如今的网络时代,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插上了互联网...
一段小视频里,研修院中青十二期校友、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徽派竹刻)代表性传承人洪建华向抖音用户介绍徽州竹雕。从2019年6月至今,他一直在保持更新抖音,传承徽雕文化,让徽州竹雕被更多人看见。 在看完洪建华的竹雕作品后,不少网友在评论区和他互动,“...
人民网北京3月7日电 (王绍绍)文物是中华文化的见证,承载着民族历史发展的记忆。在2023年全国两会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第23代传承人曾娜建议,应加强珍贵文物保护,同时加强非遗的传承和保护。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