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互联网治理论坛暨《互联网与国家治理发展报告(2024)》新书发布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报告显示,2023年以来,我国互联网治理制度建设、网络信息生态治理、网络空间秩序维护等重点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互联网治理全面趋向法治化、规范化和系统化,逐步实现了由“管”到“治”的根本转变。《报告》主编之一、中国...
在增强社会活力、提升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安全的同时,“互联网+”也会带来社会不稳定因素传导加速、社会公众隐私权易受侵害、以及由数字鸿沟导致新的社会不公平等问题。如何趋利避害,充分发挥积极作用,有效防控潜在风险,是“互联网+社会治理”必须提前做好的功课。
互联网+社会治理,各级政府有意愿推动,这是从政府层面;而从企业角度,对类似BAT这样的IT巨头们,也是切入互联网+政务的最佳试验场。 为什么这么说?回看此前提到的三个境界,第一个是政府为主导;第二个可以政府为主导,配合方固然可以是商业企业,但也可以是高校,企业在大数据应用上未必是不可或缺的;但惟独在大数据+社...
每日甘肃网12月10日讯据定西日报岷县报道(新定西·定西日报通讯员李玉梅 贾宝明)社区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是连接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岷县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实行“互联网+网格”的社区治理模式,提高治理效率,加大治理密度,提升治理温度,让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
互联网拓宽了民众参与国家治理的渠道。要确保人民群众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就势必要推进民主政治制度化与规范化,拓宽民众参与国家治理的渠道和途径。在信息时代,公众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互联网平台积极发表言论,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全程,因此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中要强调协同治理合力的重要性,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来聚集...
但随着用户的剧增,互联网面临的挑战也随之加剧,亟需新的管理与合作模式。当前,互联网治理正处于可能从合作共赢向零和竞争模式转变的敏感时期,这种转变可能引发政策或资源分配上的零和局面,意味着一方的得益可能导致另一方的损失,进而引发竞争而非合作。 2024年或...
针对“互联网全面赋能社会治理”内容,与会嘉宾提出三点体会: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好用好互联网,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二是把握互联网“再中心化”趋势,坚持中国特色管网治网之道;三是探索智能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的“中国范式”,坚持走自己的路。 与会嘉宾纷纷表示,要推动新时代网上群众工作守正创新,倾力打造技术...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卫生健康委、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社会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社会服务网络化、智能化、多元化、协同化,更好惠及人民群众,助力新动能成长。促进“互联网+社会服务”发展,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沉的迫...
创新互联网+群防群治平台,将传统的群防群治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为这座城市的社会治理工作注入一针强心剂,开启了全域覆盖的“大整合、大联动、大综治”的社会治理新局面,打造一个体现“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和“枫桥经验”建设的典型先进案例。▽ 关于时代经纬 深圳市时代经纬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软硬件开发”、...
借着“杭州城市大脑”加快建设的东风,杭州市余杭区研发了国内首个社会治理智慧平台,该平台打通公安、民政、市场监管等25个部门29套信息系统,汇聚数据22.6亿条,覆盖20个镇街1468个网格,实现日常社会治理的精准管理,助推矛盾纠纷精细管理。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副教授林成华认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