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西方翻译理论家哈蒂姆(Basil Hatim,1996)认为,克里斯蒂娃提出的广义互文性是翻译所有文本时理解的先决条件。它包括作为符号学整体的甲文本对其他文本的依赖。其他文本作为一个预先独立存在的文本,可能与甲文本发生联系产生影响。互文指涉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存在于文本之...
摘要:互文性理论和翻译研究作为两个独立的学科近年来发展迅猛,二者之间的联系也逐渐显露。互文性理论与翻译研究具有深刻的内在共通性,因此能够为对方提供方法论上的重要启迪。互文性理论深化了人们对翻译过程和翻译本质的理解,凸显了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在处理伪译这一翻译研究中的难题时,热奈特和哈蒂姆的互文性理论显示...
“互文性”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 郝诗亮 1 ,冯展 2 (1.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河南新乡453000; 2.中原工学院,郑州451191) 摘要:由法国学者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提出的“互文性”理论是后现代主义理论中最为复杂的理论 之一,后经罗兰-巴特,米切尔-里法泰尔,吉拉尔-热奈特等学者的研究而日渐成熟。“互文性”理 ...
互文性理论与汉英翻译教学Intersexuality Theory an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WANG WeiIn translation classroom, based on an e
翻译是处于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作者、译者、读者跨越时空,交流文本意义的互动活动,而互文性理论则强调文本的动态生成过程。二者之间是共生互补、相辅相成的关系。互文性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翻译的意义观,对翻译中文本的转换做出了新的阐释... 关键...
互文性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其次,互文性理论对文本的解读并非单纯的文本分析,而是将视线扩展到整个文学传统和文化影响的视域之内。 结构主义翻译研究认为,翻译是一种语际转换,即用目的语将原语表达的事物重新表达一遍。这种转换实际上是用两种语言表达同一事物或事件,它预设了原文和译文可以表达同一确定的意义。纵观中西翻译历史,中西译论虽有诸多的...
互文性理论的提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探讨互文性理论与翻译之间的关联.互文性理论与翻译之间的关联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一即译者对原文中互文性现象的正确理解将有助于译文对原文的正确表达;二即翻译活动本身也是一种互文活动,译文与原文之... 关键...
率最高的术语之一。近十年又被引入翻译而成为翻译界火暴 的词汇之一。 一、互文性的提出 (一)一个不定的概念 互文性是朱丽娅・克里斯蒂娃(JuliaKristeva)20世纪60 年代从巴赫金(MikhailBakhtine)的对话和复调理论中得到启 发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并逐渐形成了理论。它是在后结构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