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间派是明末清初重要的诗歌和词的流派,以下是关于云间派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背景 定义:云间派是云间诗派和云间词派的统称,主要人物都擅长诗、词、文,因此云间诗派的成员和云间词派的成员几乎完全相同。 背景:云间派以同乡关系为基础,近似的文学主张和审美趣味为纽带而形成。云间即今上海市松江县的古称,因此云间...
云间派作为明中后期文人书法群体的代表,反叛吴门书派陈陈相因、建构云间书派复古临古风尚,成为研究晚明书风转变的关隘。在云间派书法的理论及实体化构建中,莫如忠起着重要的贡献,其经研书法,越赵迈唐宋而上追魏晋“二王”,构建宗法魏晋的书法观,旨...
云间派是明清之际诞生于江南的文学流派,这批文人除了诗作、词作有其文学特征外,在明亡之际,他们保守气节,慷慨奔赴国难。这批文人之中,有著名的云间三子(陈子龙、李雯、宋徵舆),还有夏允彝、夏完淳父子等。 叶先生从云间派的审美与意旨,着力叙述“...
云间派是指明清之交以松江(古称云间)人陈子龙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其主要成员有李雯、宋征舆、夏允彝、夏完淳等。云间派诗人大抵是明末文学社团几社的成员。他们的文学主张从总体来说,承袭了前后七子的复古思想。一方面,他们抱着一种文学退化观念,认为文学的发展是一代不如一代,“唐文不及汉,”“宋文不及唐...
云间派以陈子龙、夏完淳最为杰出,二者的诗歌抒陈爱国抱负,慷慨悲壮。同时,陈子龙、夏完淳均文采斐然,善写七言歌行,不独以气节为诗文特征。除七言歌行之外,陈子龙还擅长七言律诗创作,而夏完淳则更擅长五言律诗。 云间派主要成员同时善于填词,所成派别被后人称为“云间词派”,词派编纂《幽兰草》合集(陈子龙、宋征舆、...
画览:用墨淋漓、善设色、萧然远俗,明代晚期“云间派”顾大申 顾大申(生卒年不详),本名镛,字震雉,号见山,又号堪斋,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清代水利专家、书画家。他精水利,工诗文,善画山水,所画山水远师董源、巨然、黄公望、王蒙,近法董其昌,而有所融会;笔力苍劲,用墨淋漓,并善设色,萧然远俗,被推作“...
云间书派又称华亭书派。董其昌将有关云间籍的若干书家串在一起,这些书家本来没有多少师承关系和整体联系,所以云间派只能是一个松散的地域群体。待董其昌推出莫如忠、莫云卿父子后,云间书派才算真正形成,如果将陆深、莫氏父子看作云间派的先导的话,其核心正是董其昌本人,而真正能与吴门书家抗衡者,仅董其昌一人,此时...
《叶嘉莹说词:云间派》是叶嘉莹先生的全新力作,在这本书中,叶嘉莹先生从云间派词人的遭际、历史文化的背景等多个方面为我们诠释了明末清初词的发展,也让我们看到了江南文化的刚柔并济。在这本书中,叶嘉莹先生不但对云间派的代表作品进行了评价,并且对她给予的评语作出理论性的说明与评述,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
在这段几乎为定义的文字中,如果排除元末杨维桢、宋克,活动于元末的书家无法进入云间派,实际上所谓明初的云间派,就只剩下松江籍沈度、钱溥和张弼三人。那么,何以使朱惠良女史能将沈度与张弼连成一个流派呢?再读图录后面的《图版说明》,有宋克《录兰亭十三跋》图版说明:(宋克)晚岁常至松江盘桓,故其楷行草诸体...
云间书派,一称松江书派,雏形于元代,形成是在明初,鼎盛于明代后期。明代云间书派前期代表人物为陈璧、沈度、沈粲等;中期云间书法代表人物为“两张”(张弼、张骏)、陆深、钱溥、钱博等;后期云间书派代表人物为莫如忠、莫是龙、董其昌、陈继儒、孙克弘、赵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