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云石堡 云石堡是明长城大同镇关堡,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境内,分新旧两堡。据《三云筹俎考》载,云石旧堡为嘉靖三十八年(1559)土筑,后因山高无水,防守为难,且离边太远,不便防守,于万历十年(1582)移建云石新堡。旧堡位于丁家窑乡张二窑村西,雄踞高山之上,数十里之外就能望见。保存较好,开一西门。...
隆庆议和后,云石堡的繁盛仅次于杀胡口(杀虎口),它们的常态都是小市市场。云石堡的贸易对象是多罗土蛮等部落。这个时期的云石堡,承担了市场物资调度和储运的任务,其功能由初建时的军事防御转化为市场商埠。 云石新堡里用骆驼耕种的农民 从百姓的角度讲,同官市相比,民市更方便...
云石堡介绍:云石堡为明长城大同镇关堡之一,分新旧两堡。据《三云筹俎考》载,云石旧堡为嘉靖三十八年(1559)土筑,后因山高无水,防守为难,且离边太远,不便防守,于万历十年(1582)移建云石新堡。新堡“周一里七分,高四丈”,明时设守备,分守长城“十里,边墩二十二座,火路墩十七座”。云石新堡今为一村庄,城...
在山西边墙沿线,有一处名为云石堡的地方,这里见证了历史上的重要时刻——“隆庆和议”。在长达200年的战争状态中,隆庆皇帝以其开明的思想,结束了大明与蒙古的冲突,开启了和平的新篇章。云石堡的马市独具特色,建在堡外的高坡上,交易情景被生动地描绘在堡内的大型壁画中。这里不仅是贸易的场所,更是历史的见证。...
右玉县拥有80多公里的长城和几十座古堡,旧云石堡就是其中之一。旧云石堡建于嘉庆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后因山高无水,远离长城,难以防守而被废弃。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古堡得以较为完整地保留,如今成了庄稼地。旧云石堡最显著的特点是中间留存的烽火台遗迹,圆台形保留完整。站在城墙上,眺望远方郁郁葱葱的蒙古草原...
云石堡口位于云石堡,云石堡由新旧两堡组成。据《三云筹俎考》记载,云石旧堡建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为土筑而成。然而,由于其山高无水,防守困难,且远离边防,不便防守。因此,于万历十年(1582年)时,云石新堡被移建。新堡周长约为一里七分,高四丈,其在明代设守备,分守长城十里,设...
永丽想,照这样下去,总有一天,这个村子会从地球上抹去。而那时候,云石堡是否还能够矗立在高岗之上?永丽又想,即使云石堡风化成土,那种叫锥子草的植物,一定不会消亡,每至暮春,总会依时而生,应时而长,该绿时绿,该黄时黄,岁岁年年,周而复始。 已是农历九月末,再过两天...
右玉云石堡长城 十三边长城在山脊上一路向南,到云石堡西南的王石匠河中断。王石匠河贯通右玉和内蒙古,也曾是一个重要的长城内外交流的口岸,长城内曾有一个方形的马市,是两边人们贸易交流“开发区”,而且还有税政官员常驻。 可惜长城从高山上下来,大部分都塌毁成一道高出地面的土坡,唯有那残破的墩台从土坡上冒出...
🏰 说到云石堡,这里真的是历史的印记啊!虽然现在已经有些荒凉,但那种扑面而来的历史感,真的让人沉醉其中。站在城墙上,眺望远方的蒙古草原,心中的感慨如潮水般涌动,仿佛自己就是当年的英勇守城将士呢!💪✨ 🛤️ 接下来是十三边明长城,哇哦,这段长城真的是太惊艳了!有些点在百度地图地图上都没标注呢...
📍 跟随着国家地理的脚步,我们开始了大同榆林长城的历史考察之旅。今天,我们将探访云石堡和徐氏楼,感受这两座古老建筑的历史韵味。🚶♂️ 我们的路线是这样的:从杀虎堡出发,途经广义桥、通顺桥、西口古道,来到杀虎口(现称“过街天桥”),然后是老爷庙戏台(马营堡)、右卫古城遗址、威坪堡、铁山堡,最后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