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加州长谷流纹岩斑晶黑云母(Bt)的环带 为精确解译火山系统的构造以及相应的岩浆演化过程,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何宏平院士团队的杨宜坪博士和席佳鑫博士研究生等,深入探究了长谷火山地区流纹岩中黑云母斑晶的结构和成分对其结晶环境的温度、压力、深度和氧逸度等条件的响应。实验表明,该地区的黑云母均具有成...
随着岩浆演化,西华山钨矿区花岗岩的云母成分发生变化,三八面体云母和二八面体云母分别按“富 铁黑云母→铁叶云母→黑鳞云母”和“白云母/多硅白云母→富锂多硅白云母”的方向演化。Li主要通过 “Fe 2+ +Mg→Al Ⅵ +Li”置换方式进入云母晶格,在岩浆演化过程中云母的Li含量逐渐升高。F在云母-熔体间 的分配...
随着岩浆演化,茅坪伟晶岩中的云母成分发生变化,由富锂多硅白云母向铁锂云母方向演化;茅坪伟晶岩中的云母经历了岩浆—热液过渡阶段,因受后期热液的交代作用普遍发育复杂环带结构;另外,伟晶岩中的云母具有高F的特征,说明体系中F的质量分数很高,在岩浆演化过程中,F趋向于在残余岩浆中富集,这有利于岩浆的高度演化和稀有...
(Cs2O)为4.00%,而铯多硅锂云母中的w(Cs2O)可达18.0%.这些证据均表明,5号脉具有极高的分异演化程度,从外部带向核部演化程度逐渐增高;Ⅳ带云母的突变很可能暗示其经历了岩浆-热液过渡过程,而Ⅴ带主要发育于热液阶段,此时的流体性质有利于Nb,Ta尤其是Ta元素的富集再沉淀.仁里矿床经历了岩浆-热液2阶段成矿作用,...
含矿石英脉为岩浆演化末期的矿化气液充填(交代)于断裂裂隙中的产物。花岗岩即是内接触带矿脉的围岩,又是外接触带的矿脉的成矿母岩。根据其脉体形态及产出部位又可进一步分为:内接触带大脉型,内接触带细脉带型,外接触带大脉型,外接触带细脉带型。所谓大脉型即脉幅一般大于10 cm的含矿石英脉,而脉带型是指脉幅...
新元古代灯杆坪花岗岩体位于龙门山造山带中段,处于青藏高原东缘与扬子地块西缘的过渡地带,是研究扬子西缘构造-岩浆事件的典型地区.通过对新元古代灯杆坪岩体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分析以及电子探针测试工作,重点对花岗岩中斜长石结构成因特征、黑云母成分特征、岩浆演化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灯杆坪二长花岗岩中斜长石...
岩脉的岩浆 热液演化与Nb Ta成矿过程:来自 云母成分变化的启示 罗耀清1,2 冯浩轩1,3 申萍1,2,3 MENUGEJulianFrancis4,5 白应雄1,2 曹冲1,6 武阳1,2 LUOYaoQing1,2,FENGHaoXuan1,3,SHENPing1,2,3 ...
为精确解译火山系统的构造以及相应的岩浆演化过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所长何宏平团队的杨宜坪博士和席佳鑫博士研究生等科研人员研究揭示黑云母结构环带记录岩浆演化历史。相关成果发表于《地球物理研究杂志-固体地球》(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
赣南西华山花岗岩的云母成分特征及其对岩浆演化与成矿过程的指示
云母矿物对仁里稀有金属伟晶岩矿床岩浆-热液演化过程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