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天生桥入社,实行集体所有制;1958年,成立兴隆公社天生桥大队;1984年,命名为兴隆乡天桥村;1986年,由于天生桥经常出现大雾围绕,更名为云桥村,1992年,撤并建为羊街镇云桥村,沿用至今。 云桥村 在天生桥靠羊街方向的一端,居住着一寨以赵姓居多的村民,...
现在,村民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使得云桥村的生态农产品更受欢迎,生态环境更加优质,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据了解,作为成都市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之一,郫都区还有不少村的情况和云桥村类似。水源保护区涉及三道堰镇、唐昌镇、安德街道的34个村(社区),总面积63.4...
为发挥云桥村“圆根萝卜”产业优势,提升云桥村本土产品影响力,传播水缘云桥文化。2024年12月29日,由成都市郫都区农业农村和林业局、成都市郫都区乡村振兴博览园建设中心指导、郫都区人民政府安德街道办事处支持、成都市郫都区安德街道云...
2022年,云桥村积极践行“碳惠天府”工作机制,运用碳减排项目方法学,让本村的两河绿道、云桥净菊湖泊湿地等22个林盘和2个湿地在生态环境局的专业指导下参与开发完成生态类碳减排项目,使碳减排项目产生的环境效益呈现经济价值,为云桥村带来一笔约3.5万元的经济收益。简而言之:云桥村的22个林盘和2个湿地的生态...
郫都观察丨 云桥村 生态保护与经济和谐发展 云桥湿地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这条路任重道远,作为郫都区的一个村,云桥村处在水源保护地的重要位置,要为保护成都市的饮用水源,为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贡献云桥力量。
2022年,按照成都市发布的造林管护、天府绿道等碳减排项目方法学,郫都区首次开发完成了生态类碳减排项目,其中就包含了云桥村的22个林盘和2个湿地。“该项目通过碳汇交易,实现了收益27.8万元,其中云桥村按比例分得3.5万元。”郫都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李婷详细介绍了这一项目的背景和成果。她表示,这是成都市“碳惠天府...
5月25日,郫都区安德街道云桥村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插秧节”活动。现场举行打拔河、插秧、摸鱼等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和村民参加。特别是在摸鱼环节,大家撸起袖子、挽起裤脚,走进浑浊的水田里,体验田间的快乐。田坎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加油声不绝于耳,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欢乐景象。以插秧活动演绎乡村生活...
村名的由来源于村东的河流,因其河段被亲切地称为“云溪”,而村中又横跨着天桥和石桥,这样的景致使得村庄被赋予了“云桥”的雅号。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662年至1722年),仇姓人家从沟岔迁徙而来,他们的到来进一步丰富了这个村庄的人文历史。在同治时期的《即墨县志》中,已经有了对云桥村的...
临近春节,青岛早报记者走进素有“制香村”之称的云桥村,探秘老手艺人手工制作香的过程。云桥村村民利用自家手工作坊制香。历史:300多年制香传统 位于即墨区与城阳区交界处的云桥村,制香历史已有300多年,因为这门老技艺传承得比较好,目前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最鼎盛的时候,村里有上百户村民制香,...
云桥村水源保护宣教馆位于云桥村6社,馆内面积约120平方米。据悉,水源宣教馆是利用云桥村党群服务中心“三化”改造中现有的房屋打造而成,既充分利用了房屋资源,也进一步提升了群众水源保护的意识。云桥村的水源保护宣教馆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展馆主要分为三部分向公众陈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相关领导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