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扎染技艺,云南省大理市地方传统纺织品染色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扎染古称“绞缬”,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扎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为原料,染料主要是植物蓝靛(云南民间俗称板兰根)。2006年5月20日,白族扎染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史渊源 据史书记载...
云南白族扎染的 传承保护与发展方向 白族扎染技艺历史悠久扎染,又称绞缬、夹缬,指代一种将织物的部分区域通过缠绕、夹束起来,并使其不触碰染料,由此形成有目的性形状的一种染色技艺。这种技艺是中国民间最为传统且极具特色的手工染色工艺之一,起源悠久。在具体方式上具有近百种操作方式,大体操作步骤是根据不同的...
扎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纺白布为原料,染料主要是植物蓝靛(云南民间俗称板兰根)。扎染的主要步骤有画刷图案、绞扎、浸泡、染布、蒸煮、晒干、拆线、碾布等,技术关键是绞扎手法和染色技艺,染缸、染棒、晒架、石碾等是扎染的主要工具。白族扎染品种多样,图案多为自然形的小纹样,分布均匀,题材寓意吉祥,具有重要的美学价...
要让白族扎染工艺永远留在后代人的记忆之中,首先要让它存活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只有存活在生活之中的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随着社会迅速的转型,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许多有意义反映我们民族精神的传统的文化正面临着被遗忘,被抛弃的危险.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已成为我们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本文将围绕云南白族扎染工艺的...
要让白族扎染工艺永远留在后代人的记忆之中,首先要让它存活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只有存活在生活之中的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随着社会迅速的转型,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许多有意义反映我们民族精神的传统的文化正面临着被遗忘、被抛弃的危险.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已成为我们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本文将围绕云南白族扎染工艺的...
2006年以及2008年,云南大理的白族扎染技艺、四川的自贡扎染技艺先后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海安县申请的南通扎染技艺被列入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大理市周城璞真综艺染坊被文化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下面是三幅扎染作品,你能把它们拼成三...
作者:大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所编出版社: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01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 降价通知 ¥397.00 定价 ¥20000 配送至 北京 至 北京市东城区 服务 由“阅读人生图书专营店”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 加入购物车 阅读人生图书专营店 进入店铺 收藏店铺 ...
“白族扎染技艺”成为全国“非遗+旅游”培训案例 3月10日至1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的“非遗+旅游”专题培训班在北京举办。其间,国家级非遗项目“白族扎染技艺”案例成为5个分享内容之一,受到各方关注和肯定。 此次培训旨在帮助旅游从业者了解非遗和非遗保护实践,提高以非遗为主题的旅游产品研发、设计...
白族扎染工艺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 一,白族扎染——中国绞缬工艺文化的活化石 1.绞缬——中国古老的染色工艺文献和考古资料证明:绞缬是我国古老的传统纺织染色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绞缬,又称扎染,这种染... 金少萍 - 中国民族学学会年会 被引量: 46发表: 0年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以大理白族扎染为例 文章讨论大理白族扎染保护与传承的问题。首先确定研究目标和范围为扎染主产地大理白族周城村,介绍周城村概况以及周城村的白族扎染。其次描述周城村扎染产业现状及存在... 李博婵 - 《生态经济(学术版)》 被引量: 3发表: 2013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与新媒体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