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到了唐代宗时期,代宗基本平定了战乱,就封尉迟胜为“骠骑大将军、毗沙府都督、于阗王”,然后对他说你可以回国了。 结果尉迟胜“固请留宿卫”,也就是说他不想回国了,想留在大唐,哪怕只担任皇帝的卫兵都行,并请求把于阗国王之位传给自己的弟弟尉迟曜。 唐代宗同意了,就给了尉迟胜“开府仪同三司,武都王...
李圣天,本名尉迟·散跋婆[一作娑缚伐、僧乌波](于阗语:Viśa’ Saṃbhava)。尉迟氏是汉唐以来执政于阗的王族。唐朝灭亡后,中原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封建割据状态。后梁乾化二年(912年),尉迟·散跋婆继父位为于阗王,因仰慕汉文化,自以为继承唐朝正统,故效仿中原王朝建年号同庆,并自称“大朝(唐朝)...
于阗国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也是著名的佛国之一,其国之上下自古以来都信仰佛教。在敦煌莫高窟的第98、454窟和榆林窟的第31窟中,皆有四身供养人物像,这四身人物像便是于阗王李圣天。在画像中于阗王李圣天以中国帝王的形象出现,衣着也采用了中原的样式,体现出五代宋...
这位于阗王王号瓦罕(vaham),吐蕃人叫他波汉陈波(bohan chen bo)或赞切波(vtran ced bo),尉迟曜的汉名跟这些乱七八糟的称呼没啥关系,当他第一次以王弟身份出现在长安时其实是叫叶护曜(“左监门卫率叶护曜”)。更想不到的是,尉迟曜这个名字从没有在正史里出现过。当然,他哥叫尉迟胜,叫他尉迟曜自然也没...
昨天我们聊了清朝新疆首任巡抚——飞将军刘锦棠,今天让我们来西域最忠诚的守护者——于阗国王李圣天。在敦煌的莫高窟(千佛洞),有洞窟700余个,彩塑数千尊,壁画数万平方,其中最大的供养人画像,是一副君王肖像画,画上的人物是于阗国王李圣天。李圣天的原名叫尉迟婆跋,是古于阗国的国王,因为祖上曾经和...
《丝路发现》 2010-10-25 西域人物志 《于阗王李圣天》第一集 《于阗王李圣天》第二集 丝路发现 20101026 《丝路发现》 2010-10-27 西域人物志 《于阗王李圣天》第三集 《丝路发现》 2010-10-28 西域人物志第二季 《耶律大石》上集 《丝路发现》 2010-10-29 西域人物志第二季 《耶律大石》下集 传奇...
“新样文殊”采用了文殊菩萨、善财童子、于阗王的三尊式的配置方式,在以往“文殊并侍从图”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用于阗王替代了昆仑奴,于阗王牵狮借鉴了胡王朝贡的图像,而且与《华严经》的流行有密切的关系,于阗王的形象是来自活动于中原一带的西域商胡,这一于阗王的塑造来自于晚唐时期人们对于于阗的想象与神话[...
912年,尉迟僧乌波继位为于阗王,他自称“唐之宗属”,并以唐朝国姓李氏为姓。这位于阗国王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李圣天。自李圣天以李氏为姓后,于阗政权就被人们称为“李氏王朝”。并未向后唐表示归属,只是自称,故本题的说法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错误。
古代天山南北各国长期受内地中央王朝管辖,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深受内地汉文化的影响,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历史人物,西汉有龟兹王绛宾,五代和宋初有于阗王李圣天。他们为推进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建立过功勋。李圣天(912~966在位),他的本国姓名为尉迟·逊缚伐。因为他的远祖尉迟胜曾娶唐朝的公主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