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糜(?-194)东汉末年扬州刺史--刘繇麾下之将。 基本信息 本名 于糜 所处时代 东汉末年 民族族群 汉族 逝世日期 194年 相关人物 扬州刺史--刘繇 折叠编辑本段背保友均发宪问载英级人物经历 虽奋力抵360百科抗来犯的孙策,但不出三回合便被生擒。并被孙策夹在腋下归营,最后被其怪力绞杀而亡。
于糜读作:yú méi。于糜这个词的读音组合是yú和méi。在这个词语中,“于”字通常读作yú,而“糜”字则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读作méi。这个词可能是一个专有名词,或者是特定背景下使用的词汇,对于其具体含义和用法,需要更多的...
糜 拼音mí 五行水 部首米 繁体蘪 简体笔画17 繁体笔画20 康熙笔画17 结构左上包围结构 笔画笔顺字源字典成语词典古文字典说文解字书法演变开头成语结尾成语 糜mí 粥:肉~。~沸(形容混乱纷扰)。◎烂,碎:~烂。~躯(牺牲生命)。~灭。◎ 浪费:~费。◎姓。其它字义●糜méi◎ 不黏的黍(亦称“穄”):~...
刘繇背后一人挺枪出马,乃部将于糜也,与策战不三合,被策生擒过去,拨马回阵。繇将樊能,见捉了于糜。挺枪来赶。那枪刚搠到策后心,策阵上军士大叫:“背后有人暗算!”策回头,忽见樊能马到,乃大喝一声,声如巨雷。樊能惊骇,倒翻身撞下马来,破头而死。策到门旗下,将于糜丢下,已...
在刘繇的阵营中,一位英勇的将领于糜挺枪出阵,挑战孙策。然而,战斗并未持续多久,于糜在与孙策的对决中仅仅过了三回合,就被孙策以智谋和实力生擒,不得不退回阵中。樊能,作为刘繇的部将,见状立即挥枪追赶,试图救回于糜。枪尖即将触及孙策的后背时,孙策阵营的士兵惊呼:“有人暗中偷袭!”...
于糜(?-199)东汉末年扬州刺史--刘繇麾下之将。
于糜 字:无记载 势力:刘繇 籍贯:无记载 官职:无记载 爵位:无 谥号:无 死因:无记载。统帅:71 武力:67 智力:33 政治:38 魅力:41 个性:修理(位于所属城市时,耐久的恢复量增加)功名(在命令设定中无法选择:追击【不可】,事后命令【撤退】)直率(来自敌方势力陷阱的伤害增加)战法:火矢、扰乱 阵型...
这下惹恼了孙策,就将于糜挟在胳膊下,回头一声怒吼吓死樊能。 最后一看,可能怒吼之时用力过猛,胳膊下的于糜都被挟死了! 一般武将生擒对方大概就是将其抓过来然后就地一扔,自己小兵一拥而上绑起来。 孙策却大摇大摆挟着,还反杀一将。 这游刃有余的状态,说明孙策力量比吕布提纪灵要更胜一筹!预估160、170斤左...
《三国志14》于糜五维属性图一览 于糜是《三国志14》中的人物,于糜和樊能共同守卫长江的横江津,阻挡袁术军的攻击达数年之久,下边就给大家带来三国志14于糜的五维属性图,大家可以来看一看。 于糜五维属性图一览 于糜 字:无记载 势力:刘繇 籍贯:无记载...
孙策一生横行江东无敌手,最彪悍的战绩就是与刘繇手下大将于糜交手时,仅仅三个回合,就生擒了于糜,然后把于糜挟在身下与樊能对战时,竞把于糜活活挟死了。 这个细节说明了孙策的两个特点: 一是说明孙策武艺高强,生擒了于糜。要知道战场上最难的就是生擒,其实是斩杀,再次是击伤,接着是平手,最后是被击败,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