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峰,男,1984年3月出生于湖南永州,博士,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岳麓学者、副院长。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于峰 毕业院校 加州大学 学位/学历 博士 专业方向 生物信息与大数据 任职院校 湖南大学 折叠编辑本段人物经历 折叠教育经历 2003-2007湖南师范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本科 ...
教育背景 2003-2007 湖南师范大学 生物技术专业 本科 2008-2013 湖南师范大学 硕博连读生,导师:陈良碧, 栾升教授 2017-2018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生物信息与大数据,访问学者,合作导师:Devin Coleman-Derr 工作履历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2013- 2017 Associate Professor,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China 2017-...
湖南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湖南大学生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人力资源处处长兼人才工程办公室主任、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PI (2017)、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7)。湖南师范大学获生物技术学士学位(2007年)、理学博士学位(2013年,导师:陈良碧、栾升(UCB)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大数据分...
2024年1月30日,湖南大学于峰教授团队在Developmental Cell(IF=11.8)发表题为“The Soil Emergence-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PIF3 Regulates Root Penetration by Interacting with the Receptor Kinase F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植物根系渗透土壤的新机制。欧易生物提供了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分析服务。发表...
2023年12月16日,湖南大学、岳麓山实验室于峰课题组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Developmental Cell发表了题为The FERONIA-YUELAO module participates in translational control by modulating the abundance of tRNA fragments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拟南芥受体激酶FER通过调节tRFs的丰度,从而抑制全局mRNA翻译的分子机制。
近日,湖南大学生物学院于峰/伍斗生课题组在The Plant Cell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FERONIA–RESPONSIVE TO DESSICATION 26 module regulates vascular immunity to Ralstonia solanacearum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植物根部维管束抗性的新机制,为作物的青枯病抗病育种提供了新思路。
2024年10月14日,湖南大学于峰课题组在Nature Plants上发表了题为Regulated cleavage and translocation of FERONIA control immunity in Arabidopsis roots的研究论文,提出了受体激酶FERONIA(FER)如何通过其独特的双重分子形态、调控LI,进而平衡根部生长与防御的分子机制。
湖南大学于峰课题组:植物调节根际氧气水平影响微生物组的分子机制, 视频播放量 24、弹幕量 0、点赞数 0、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0、转发人数 1, 视频作者 中关村NMT联盟, 作者简介 ,相关视频:被引1600次文章一作,NMT在植物耐盐/抗病机制研究上的成果汇报;NMT在重金属
2024年1月30日,湖南大学于峰教授团队在Developmental Cell(IF=11.8)发表题为“The Soil Emergence-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PIF3 Regulates Root Penetration by Interacting with the Receptor Kinase F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植物根系渗透土壤的新机制。欧易生物提供了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分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