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于乐谦在全球青年科技领袖峰会的精彩演讲,由云现场整理。 各位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我的工作,也要感谢《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让我能够加入TR35这个大家庭,我今天想要分享的就是从1到正无穷:人工合成胚胎,为什么起这个题目,大家等我的报告结束之后,也许会有一个答案。
5月9日晚上,iFuture和酙学社有幸邀请到本文通讯作者于乐谦研究员在北京北海公园参加学术沙龙,解读最新成果,分享心路历程。本场沙龙由国家干细胞资源库主任郝捷研究员主持。郝捷研究员和于乐谦研究员分别分享了各自的学术成长经历。沙龙在有...
2020年,受到一篇论文的启发,她和丈夫于乐谦重启此前“失败”的实验,花3个月做完并投稿,最终于2021年收获了一篇Nature封面论文。这篇论文迈出了人类“人造胚胎”的第一步,见证了世界首例人造人类胚胎样结构诞生。被Science评选为当年的“十大科学突破”。2022年,这对夫妻回国发展。时年35岁的魏育蕾入职中国农业大...
2023年12月5日,得克萨斯州西南医学中心吴军团队,省部共建非人灵长类生物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谭韬/季维智团队,中国农业大学畜禽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魏育蕾团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于乐谦团队合作,在...
就在今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于乐谦课题组和郭靖涛课题组强强联手,在人类胚胎发育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成功实现了对人类原肠胚的三维重建,相关论文已登上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并引发广泛关注。 “白月光级别”的科研问题 在每个研究领域,都有一些堪称“白月光”的科学问题。它们是世界各国科学家逐鹿的目...
于乐谦,中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双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7年博士毕业于日本国立京都大学(日本国费留学生),随后于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2年8月全职加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主要从事多能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性干细胞)的基础研究和转化应用。建立...
日前,中国科学家率先实现了对人类原肠胚的三维重建。相关论文登上了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 这项成果为窥探人类极早期胚胎发育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动物所)于乐谦课题组和郭靖涛课题组的独特合作方式,也为两个年轻人未来的科研之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八、于乐谦 研究员 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加入年份:2022年 国外学习工作经历:2017年博士毕业于日本国立京都大学,随后于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既往成果亮点:代表性工作包括体外构建首个人类胚胎完整模型“类囊胚”,为研究人类早期胚胎发育打开了...
大四那年和于乐谦分手,难过到窒息,哪都不想去,躲在宿舍了看剧,那段时候有两部剧救了我,《On Air》和《交响情人梦》,也正是《On Air》让朴龙河在我心中占据了难以撼动的位置,他的笑我永远记得,他的歌从mp3到手机,永远都在我的收藏列表里,2010年6月30日,我很喜欢很喜欢的韩国男艺人去了天堂,我总是在想...
于乐谦研究组因工作需要,拟招聘科研助理岗位人员1名。 一、岗位职责 (一)项目管理、经费管理及财务报销等事务; (二)协助课题组长完成课题组的其他业务。 二、应聘条件 (一)具有生物学、化学、药学、医学等相关专业背景的硕士学位。 (二)工作积极,乐于奉献,执行力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